庐陵山望秣陵山,千里吟筒梦往还。
可似故乡风景好,鹭洲宛在水中间。
庐陵山望秣陵山,千里吟筒梦往还。
可似故乡风景好,鹭洲宛在水中间。
这首诗以庐陵山与秣陵山为引子,展开了一幅跨越千里的想象画卷。诗人将情感寄托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中,通过“千里吟筒梦往还”一句,生动描绘了自己在梦中穿越千山万水,回到那熟悉的故乡。接下来,“可似故乡风景好,鹭洲宛在水中间”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故乡景色的赞美,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乡愁。鹭洲,作为故乡景致的代表,静静地坐落在水中,仿佛是故乡的灵魂,永远在那里等待着诗人归来。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想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能跟随诗人的思绪,一同穿越时空,感受那份跨越千里的乡愁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独行好,迟速往还惟自晓。
不须待后与追前,芒鞋竹杖无烦恼。
独住好,贫富閒忙惟自晓。
不须接众与招贤,饭疏饮水无烦恼。
独坐好,散乱昏沈惟自晓。
不须听板与巡香,跏趺箕踞无烦恼。
独卧好,梦去醒来惟自晓。
不须戒躁与防淫,侧身欹枕无烦恼。
曾晰异三子,孔氏谓何伤。
固知超世士,靡不具别肠。
吾心诚自得,何必霸与王。
蚁旋古磨上,谁克谙其详。
谭理绎数者,大都是观场。
智人静理会,临镜对新妆。
荣衰日渐变,好丑讵容商。
休认镜中影,而忘镜上光。
上元如昨日,倏忽又端阳。
佳人千里来,志气火昂藏。
不屑晚近姿,直欲游唐皇。
极厥所究竟,遐哉何能量。
祇恐儒释间,歧路尚徬徨。
所以我心迫,议论为之狂。
举世迓能变,在我独称常。
愿言衣里讨,明珠万无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