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波涛觉后惊,人间如梦信空名。
东林不满陶公意,逵路殊深扬子情。
万里秋风催锦瑟,千门寒月驻霓旌。
豪华易尽心难尽,谁向钟山悟此生。
宦海波涛觉后惊,人间如梦信空名。
东林不满陶公意,逵路殊深扬子情。
万里秋风催锦瑟,千门寒月驻霓旌。
豪华易尽心难尽,谁向钟山悟此生。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官场与人生的深刻反思。首联“宦海波涛觉后惊,人间如梦信空名”开篇即以“宦海波涛”比喻官场的动荡与复杂,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反思。接着,“人间如梦信空名”则表达了对人生虚幻本质的领悟,认为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得过分追求。
颔联“东林不满陶公意,逵路殊深扬子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东林,这里可能借指隐逸之地或某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陶公意”暗指陶渊明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逵路”和“扬子情”则可能指向更为艰难、复杂的人生道路,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颈联“万里秋风催锦瑟,千门寒月驻霓旌”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象征人生的变迁与情感的起伏。万里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而“催锦瑟”则暗示了岁月催人老,美好时光易逝。千门寒月与霓旌的对比,则展现了繁华与寂寞、希望与失落之间的矛盾。
尾联“豪华易尽心难尽,谁向钟山悟此生”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内心的坚持与外界物质的短暂性。豪华虽易尽,但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却难以消逝。最后的“谁向钟山悟此生”,或许是指向自然或某种精神寄托,表达了一种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心灵平静与理解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一方灵迹两峰间,左右芒山与砀山。
胜地昔曾钟王气,高僧谁此掩柴关。
翚飞巍殿烟瓴碧,翠削层崖苔藓斑。
千古英雄无处问,岭头依旧白云间。
旧邸三乘辟,佳辰万骑留。
兰图奉叶偈,芝盖拂花楼。
国会人王法,宫还天帝游。
紫云成宝界,白水作禅流。
雁塔昌基远,鹦林睿藻抽。
欣风大风曲,窃预小童讴。
硕儒延凤沼,金马被鸿私。
馔玉趋丹禁,笺花降紫墀。
衔恩倾旨酒,鼓舞咏康时。
暂觏群书缉,逾昭盛业丕。
接筵欣有命,搦管愧无词。
自惊一何幸,太阳还及葵。
问道图书盛,尊儒礼教兴。
石渠因学广,金殿为贤升。
日月恩光照,风云宠命膺。
谋谟言可范,舟楫事斯凭。
宴喜明时洽,光辉湛露凝。
大哉尧作主,天下颂歌称。
图书应明主,策府宴嘉宾。
台曜临东壁,乾光自北辰。
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
圣酒千钟洽,仙厨百味陈。
成山徒可仰,涉海讵知津。
幸逢文教盛,还睹颂声新。
修文中禁启,改字令名加。
台座征人杰,书坊应国华。
赋诗开广宴,赐酒酌流霞。
云散明金阙,池开照玉沙。
掖垣留宿鸟,温树落馀花。
谬此天光及,衔恩醉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