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一望战云寒,汉月凄凄不忍看。
都尉不辞封右校,明妃何惜嫁呼韩。
阴山一望战云寒,汉月凄凄不忍看。
都尉不辞封右校,明妃何惜嫁呼韩。
这首诗《明妃(其一)》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情感与对女性命运的同情。
首句“阴山一望战云寒”,以阴山为背景,描绘出一片战云密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肃杀的氛围。这里的“寒”字不仅指天气的寒冷,更暗含了战争带来的心理上的寒冷与压抑,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故事背景是充满动荡与冲突的。
接着,“汉月凄凄不忍看”,将视角转向月亮,通过“凄凄”二字,赋予月亮以情感色彩,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应该带来安慰的月亮反而让人心生不忍,进一步强化了主题的悲剧性。
“都尉不辞封右校,明妃何惜嫁呼韩。”这两句是对历史事件的直接描述。都尉为了国家利益,不辞辛劳地执行封疆任务;而明妃王昭君,为了民族和解,不惜远嫁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大局之间的抉择与牺牲,表达了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屈大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命运和个人选择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