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过春城。夹岸桃花锦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新晴。树里南湖一片明。
噭噭夜猿鸣。野渡无人舟自横。
蝴蝶梦中家万里,三更。行尽江南数十程。
疏雨过春城。夹岸桃花锦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新晴。树里南湖一片明。
噭噭夜猿鸣。野渡无人舟自横。
蝴蝶梦中家万里,三更。行尽江南数十程。
这首《南乡子·舟次集唐》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舟行水上、夜色渐深的江南水乡图景。
首句“疏雨过春城”,轻柔的细雨洒过繁华的都市,为春日的城市增添了几分清新与宁静。接着,“夹岸桃花锦浪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两岸桃花盛开的美景,如同波浪般绚烂,将春意渲染得淋漓尽致。
“复有楼台衔暮景,新晴。树里南湖一片明。”描绘了傍晚时分,楼台与夕阳相映成趣的景象,新晴后的天空格外明亮,南湖在树木的掩映下显得更加清澈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噭噭夜猿鸣,野渡无人舟自横。”随着夜幕的降临,远处传来猿猴的啼叫声,空旷的渡口上,只有孤舟静静地横卧在水面,与四周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和孤独感。
最后,“蝴蝶梦中家万里,三更。行尽江南数十程。”诗人仿佛在梦中化身为一只蝴蝶,在江南的广阔土地上自由飞翔,却发现自己离家万里之遥,时间已至三更,行程已过江南数十程,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我闻太白横西域,百里苍苍见寒色。
灵源万古谁穷探,雷雨窈冥岩洞黑。
中峰迢迢直上天,瑶宫玉殿开云烟。
千盘万折不到顶,石壁铁锁空高悬。
阴崖皑皑积古雪,绝壑长松几摧折。
鸟道斜穿剑阁云,龙潭倒映峨嵋月。
高僧出世人不知,飞仙凌空笙鹤随。
洞天福地在只尺,怅望尘海令心悲。
飞泉出巨壑,百里回澜翔。
酌之味其甘,仰视云山苍。
山高土滋厚,土厚泉益芳。
浸灌富畦垄,回环固陵冈。
谁知一滴润,中有千林香。
先生青乌胄,家在云水乡。
常言九峰青,孰与三江长。
妙契一以握,川灵走奔忙。
我老怀首邱,君来协吾祥。
盘盘凤山麓,南趋向朝阳。
溪流左右带,落此团玉光。
顾会本旧浦,祥泽亦名塘。
须君一染指,为我终其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