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
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
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这首《春暮》由明代诗人谢五娘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万物凋零,生机渐逝的画面。
首句“杜鹃啼血诉春归”,以杜鹃鸟的悲鸣象征春天的离去,其啼声凄厉,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离别,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杜鹃鸟的啼血,更添了几分凄美与深情,将春天的离去渲染得更为动人。
次句“惊落残花满地飞”,紧承上句,通过杜鹃鸟的啼叫惊动了残存的花朵,使其纷纷飘落,满地飞舞。这一景象既展现了春天即将消逝的瞬间,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第三句“惟有帘前双燕子”,转折笔锋,将视线转向了屋檐下的双燕。它们并未被春天的离去所影响,依然忙碌着,似乎对这季节的变迁有着不同的理解或适应方式。这一细节巧妙地对比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与人类的感受,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思考空间。
最后一句“惜花衔起带香泥”,进一步描绘了燕子的行为。它们不仅没有因春天的离去而悲伤,反而更加珍惜这最后的花期,用它们的行动来表达对春天的留恋。燕子将花瓣衔起,带上了泥土的香气,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它们的智慧与情感,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生命在自然规律面前的无奈与坚持。谢五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捕捉了春暮时节的独特韵味,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公能刀镊。
将彼姿颜接,刮削与提挦,甚停当、心洽意惬。
如描似画,眉秀鬓须齐,添嫩貌,减衰容,又更增言捷。
内灵和协。无质无腮颊。
妙手有何述,敢把此、分明拈捻。
若还会得,慧剑便磨砻,呈白刃,显青钢,剃出圆成晔。
平昔开怀,今朝阐醮,就中别有清欢。
风朋霞友,皆至并擎丹。
唯许泾阳旧契,俱澄净、眼界敷宽。
专邀请,诸公上士,总愿赴仙坛。同攒。
崇大道,不须笺乳,何用沉檀。
把心香爇起,众圣来观。
察得功圆行满,还应是、齐在云端。
修真事,兹宵并喜,一一尽乘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