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滋兮事亦奇,鼓琴谁解曲中词。
林深日午春风起,空谷无人独秀时。
九畹滋兮事亦奇,鼓琴谁解曲中词。
林深日午春风起,空谷无人独秀时。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生长的独特环境与它独立绽放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九畹滋兮事亦奇”,开篇以“九畹”象征兰花生长的广阔地域,强调其生长环境的特别与不凡。兰花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其生长之事也显得尤为奇特。这里不仅赞美了兰花的生长环境,也暗示了兰花与众不同的生命力和独特性。
“鼓琴谁解曲中词”,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兰花比作琴曲中的旋律,表达了兰花如同美妙音乐一般,虽然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其内在的韵律与情感。这不仅描绘了兰花的视觉美,更赋予了它一种超脱物质世界的艺术魅力,让人联想到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林深日午春风起”,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生长的环境。深邃的树林中,正午的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微风轻轻吹拂,为兰花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展现了兰花生长环境的宜人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兰花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自由地生长与绽放。
“空谷无人独秀时”,最后一句点明了兰花独自绽放的时刻。在空旷的山谷中,没有人的干扰,兰花独自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这不仅强调了兰花的孤独与高洁,也象征着它在寂静中绽放,不求人知,只愿展现自然之美的精神。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兰花的独立与超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兰花独自绽放的赞美,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以及精神之美,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意境的佳作。
重阴未解,又早是、年时梅花争绽。
暗香浮动,疏影横斜,月淡水清亭院。
好是前村,雪里一枝开处,昨夜东风布暖。
动行人、多少离愁肠断。凝恋。
天赋自然雅态,似寿阳、初匀粉面。
故人折赠,欣逢驿使,只恐陇头春晚。
寄与高楼,休学龙吟三弄,留取琼花烂熳。
正有人、同倚阑干争看。
梦破江南春信,渐入江梅,暗香初发。
乞与横斜疏影,为怜清绝。
梁苑相如,平生有赋,未甘华发。
便广寒争遣,韶华惊怨,讵妨轻折。
扬州二十四桥歌吹,不道画楼声歇。
生怕有、江边一树,要堆轻雪。
老去苦无欢事,凌波空有纤袜。
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