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破江南春信,渐入江梅,暗香初发。
乞与横斜疏影,为怜清绝。
梁苑相如,平生有赋,未甘华发。
便广寒争遣,韶华惊怨,讵妨轻折。
扬州二十四桥歌吹,不道画楼声歇。
生怕有、江边一树,要堆轻雪。
老去苦无欢事,凌波空有纤袜。
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
梦破江南春信,渐入江梅,暗香初发。
乞与横斜疏影,为怜清绝。
梁苑相如,平生有赋,未甘华发。
便广寒争遣,韶华惊怨,讵妨轻折。
扬州二十四桥歌吹,不道画楼声歇。
生怕有、江边一树,要堆轻雪。
老去苦无欢事,凌波空有纤袜。
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画面,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开篇“梦破江南春信”,春天的消息如同梦境般破碎,这里“春信”可能指的是春天到来的信息,如花开、鸟鸣等自然界的变化,但又带有一种虚幻感,似乎这些美好的事物随时会消逝。
接着“渐入江梅,暗香初发”,诗人步入了江边的梅园,那里的梅花正悄然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一段描写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梅花在春雨中绽放,它的香气是“暗香”,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
“乞与横斜疏影,为怜清绝”中的“乞与”一词用得非常有味,似乎诗人在向某种力量或自然请求,让这梅花的影子能与春天的阳光交织,形成一种斜射的、疏密相间的美丽图景。这里的“为怜清绝”,是对这一切美好的赞叹和留恋之情。
“梁苑相如,平生有赋,未甘华发”中,“梁苑相如”可能是指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或共同的记忆,而“平生有赋”则表明诗人一生都有着歌颂这些美好事物的愿望,但至今仍未能完全实现,故有“未甘华发”的感慨。
接下来的“便广寒争遣,韶华惊怨,讵妨轻折”则写出了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事物时的心情。春天的冷风(广寒)似乎在争相传送着春意,而美好的时光(韶华)却让人感到惊讶和怨恨,为何这些美好总是轻易地被折断?
“扬州二十四桥歌吹,不道画楼声歇”这一段,诗人提到了扬州的二十四桥,这里不仅有景色,也有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似乎在问,为什么那些曾经的歌谣和画中描绘的声音现在都已沉寂。
最后,“生怕有、江边一树,要堆轻雪”则是对生活中的担忧表达。“老去苦无欢事,凌波空有纤袜”写出了诗人年迈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孤独感。末了的“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则是对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心中所思所感的遗憾,以及对于某种风雅情调的追寻。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孤独。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抒情之作。
我生正统末,十九干天阍。
尚倚大臣子,深承宪皇恩。
供奉馀二纪,典牧滁山原。
曷忧去国远,抱此涓埃存。
奈何及四十,目睹四改元。
有鬓早潘皓,无闻蹈丘言。
今上挺神圣,百灵聿骏奔。
华夷仰恭俭,文景不足论。
鄙夫分荒野,喜气独飞翻。
昨宵饱甘雨,牟麰润其根。
太平固多象,风谣亦腾諠。
北望华盖逼,不知在山村。
顷已约僚属,具榼待晴暾。
古寺动春色,梅花莹而温。
一杯皆帝力,讵望犹高骞。
河鼠志充腹,牺牛羡孤豚。
由来过止足,必罥羝羊藩。
但愿贤路辟,宗社等乾坤。
三复古人训,常安逮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