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出西城》
《晓出西城》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閒官閒不尽,晓出古城阴。

斗柄已插地,秋声将满林。

故园三亩宅,落月几家砧。

为报柴桑令,予今亦委心。

(0)
翻译
闲散的官职无法让我完全清闲,清晨我走出古城的阴影。
北斗七星已经低垂接近地面,秋天的声音即将充满树林。
家乡那三亩大的宅院,月落时分,几家人的砧声响起。
我要告诉柴桑县令,我现在也已安心于此,随遇而安。
注释
閒官:闲散的官职。
斗柄:北斗七星。
插地:低垂接近地面。
故园:家乡。
三亩宅:三亩大的宅院。
落月:月落时分。
砧:捣衣石,这里指砧声。
柴桑令:柴桑县令。
委心:安心,随遇而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从古城中缓缓步出,心境幽静而又不无忧虑的场景。"閒官閒不尽"表达了一种悠长且无法尽述的情感与时间流逝的状态,而"晓出古城阴"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早晨离开古城的意象,"阴"字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或是孤独。

接下来的"斗柄已插地,秋声将满林"写出了自然界秋天的景象,斗柄指北斗七星中的勺形星座,古人常用以观察时间。这里诗人通过斗柄已经低垂接近地平线来暗示夜色已深,而秋虫鸣叫的声响即将充满林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透露出一种岁月更迭、光阴荏苒之感。

"故园三亩宅,落月几家砧"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故园"指诗人记忆中的旧居,而"三亩宅"则是对家园规模的一种描述,虽不大,但充满了温馨和归属感。"落月"与"几家砧"共同营造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画面,其中"砧"指的是古代用来捣米的工具,其声响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一种生活的气息。

最后两句"为报柴桑令,予今亦委心"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情感和归属。"柴桑"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而这里则是对故乡的昵称,"委心"意味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此,这里暗示着诗人对家园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故土亲情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酒熟忆皇甫十

新酒此时熟,故人何日来。

自从金谷别,不见玉山颓。

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

今冬问毡帐,雪里为谁开。

(0)

酒筵上荅张居士

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

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

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

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

(0)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

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

病乘篮舆出,老著茜衫行。

处处花相引,时时酒一倾。

借君溪阁上,醉咏两三声。

(0)

咏闲

但有闲销日,都无事系怀。

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树合阴交户,池分水夹阶。

就中今夜好,风月似江淮。

(0)

和杨郎中贺杨仆射致仕后杨侍郎门生合宴席上作

业重关西继大名,恩深阙下遂高情。

祥鳣降伴趋庭鲤,贺燕飞和出谷莺。

范蠡舟中无子弟,疏家席上欠门生。

可怜玉树连桃李,从古无如此会荣。

(0)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

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

碧幢千里空移镇,赤笔三年未转官。

别后纵吟终少兴,病来虽饮不多欢。

酒军诗敌如相遇,临老犹能一据鞍。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