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别陈比部》
《送别陈比部》全文
宋 / 蔡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祖帐西郊道,川原画阁临。

烧痕经雨活,树色入溪深。

斜日明春态,孤云感客心。

何人知别意,重把酒杯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biéchén
sòng / càixiāng

zhàng西jiāodàochuānyuánhuàlín

shāohénjīnghuóshùshēn

xiémíngchūntàiyúngǎnxīn

rénzhībiézhòngjiǔbēizhē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送别陈比部》,描绘了在西郊道上为友人陈比部举行的送别场景。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送别的凄美画面。

"祖帐西郊道" 开篇点出送别的地点,"祖帐" 指设于路边的饯行帐篷,显示出离别的庄重气氛。"川原画阁临" 描绘出周围的景色,如画卷般美丽,烘托出离别的背景。

"烧痕经雨活" 描述了经过雨水滋润后的野火烧过的痕迹,显得生机盎然,暗示着生活虽有离别之痛,但仍充满希望。"树色入溪深" 则以深邃的溪水和浓密的树色,渲染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意境。

"斜日明春态" 用夕阳的余晖照亮春天的景象,寓意着时光流转,春光仍在,但人事已非。"孤云感客心" 以孤云寄托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孤独的云彩似乎能感知到离别者的内心。

最后,"何人知别意,重把酒杯斟" 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谁能真正理解这离别之情的感慨,只能借酒消愁,再次举杯,寄托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哀而不伤,寓情于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蔡襄

蔡襄
朝代:宋   字:君谟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生辰: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
猜你喜欢

招王奕世

闻说铜山下,书屏四面开。

就僧煮紫笋,共客席青苔。

铁画年俱长,霜根顶未栽。

何当端午暇,一别剡乡来。

(0)

雁山纪游七首·其七宝冠灵云二寺

夜钟寥阒远相闻,古佛青山自结邻。

片石挂空平可渡,两峰侵汉立如人。

云归荡顶无多路,僧住岩根老此身。

为忆龙湫重回首,来看瀑布独逡巡。

(0)

雁山纪游七首·其四灵岩寺

千岩崚骨露,随怪各生形。

目力到天尽,心旌倚佛宁。

夜钟传谷杳,石气逼灯青。

崖腹猕猴住,多年性亦灵。

(0)

唐补阙清风亭

去国遗忠荩,朝盘托讽深。

因知洁己意,亦是爱君心。

貌像意全古,子孙贫至今。

清风如可继,块土已埋沉。

(0)

送友人之括苍

石门当半道,想见泊舟时。

伴鹤立终日,就岩题几诗。

近山秋易老,问隐地偏宜。

我亦江湖去,心期尔得知。

(0)

君成弟清溪

孺子歌犹在,沧浪可濯缨。

流来如玉洁,止处似心平。

鱼避飞凫影,荷添落雨声。

诗书源更远,千古媲交情。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