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耒的《读中兴颂碑》,通过对古碑文的吟咏,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英雄辈出的深刻感慨和怀念。全诗语言雄浑,情感丰富,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历史哲理。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这几句描绘了一番战争后的荒凉景象,玉环、渔阳都是古代战争的地点,诗人通过对这些地方的描述,表现了对往昔英雄和战争历史的怀念之情。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这几句则赞颂了一位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金戈铁马形容其威武之状,而"郭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英雄人物。"举旗为风偃为雨"则是夸张地描述其影响力之大,足以扫清庙宇中的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蛟龙字。"
这里诗人感慨于英雄人物的功业和姓名难以为后世所铭记,而"风雅不继骚人死"则是指杜甫等古代诗人的风格已不再有继承者。接下来两句则赞美了某位文学家的文笔,如同星辰般璀璨夺目。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这两句可能是在描写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者人物,通过"天遣"二字,表达了一种命运的安排感。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将这段历史刻录的碑文带到自己的书房,让自己得以亲眼目睹,从而唤醒内心深处对于往事的感悟和思考。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哀叹,表达了对历史遗迹被忽视甚至被贩卖的痛惜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尊重和传承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碑文的吟咏,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是一篇集怀旧、赞美英雄于一体的佳作。
天台楼阁冠群山,童稚游歌日倚阑。
岁月不知青鬓改,松梧长绕碧窗寒。
尘龛落日悲弹指,劫海何人更助澜。
赖得远师容客醉,不教啼鸟怨春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