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中兴颂碑》
《读中兴颂碑》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0)
注释
玉环:杨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幼时养在叔父杨玄珪家,735年(开元二十三年),册封为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
740年(开元二十八)年,李隆基为了夺取她,先度她为女道士,住太真宫,改名太真。
745年(天宝四年),李隆基正式册封她为贵妃。
妖血:女妖杨玉环的血。
安禄山反,唐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六军将士认为是杨玉环与其兄杨国忠扰乱纲纪,停止不发,并诛杀杨国忠,玄宗无奈,只好赐死杨玉环。
渔阳马:指安禄山叛军从渔阳(今河北蓟县一带)造反的战马。
君王:指唐玄宗李隆基。
这句是说,急奔万里的君王在蜀中忧伤衰老。
郭公:郭子仪,唐华州郑人。
玄宗时,参加武举考试获异等,累迁朔方节度使。
肃宗时,奋力平定安史之乱,功绩为中兴诸将之冠。
凛凛:使人敬畏的样子。
偃(yǎn):仰卧,引申为倒下。
这里指偃旗,即放倒军旗。
九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初立七庙。
公元20年(王莽地皇元年)增为九庙,此后历朝皇帝皆立九庙祭祖。
元功高名:元,大。
元功高名,即功大名高。
水部:指元结,安史之乱后期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参军,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南侵而有战功,升任水部员外郎。
星斗文:谓元结的文章灿若星辰。
太师:指颜真卿,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善正草书,笔力遒婉。
他曾做过太子太师。
安禄山反,颜真卿全力讨贼,河朔诸郡共推为盟主。
龙蛇字:谓颜真卿的书法飞动劲健。
弃不收:弃,舍去,抛开,这里指水流去。
收,收取,收回。
不收,谓水不回头。
打碑:指拓印碑帖。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耒的《读中兴颂碑》,通过对古碑文的吟咏,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英雄辈出的深刻感慨和怀念。全诗语言雄浑,情感丰富,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历史哲理。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这几句描绘了一番战争后的荒凉景象,玉环、渔阳都是古代战争的地点,诗人通过对这些地方的描述,表现了对往昔英雄和战争历史的怀念之情。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这几句则赞颂了一位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金戈铁马形容其威武之状,而"郭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英雄人物。"举旗为风偃为雨"则是夸张地描述其影响力之大,足以扫清庙宇中的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蛟龙字。"

这里诗人感慨于英雄人物的功业和姓名难以为后世所铭记,而"风雅不继骚人死"则是指杜甫等古代诗人的风格已不再有继承者。接下来两句则赞美了某位文学家的文笔,如同星辰般璀璨夺目。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这两句可能是在描写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者人物,通过"天遣"二字,表达了一种命运的安排感。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将这段历史刻录的碑文带到自己的书房,让自己得以亲眼目睹,从而唤醒内心深处对于往事的感悟和思考。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哀叹,表达了对历史遗迹被忽视甚至被贩卖的痛惜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尊重和传承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碑文的吟咏,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是一篇集怀旧、赞美英雄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四月七日陪约庵适斋二太守东园鸿胪龙山都谏登超果一览楼望西隐堂有感还饮翠林精舍作时西隐火已一年而寺主杰峰亦化去矣是日翠林亦病出蔬馔延客故末句云云

天台楼阁冠群山,童稚游歌日倚阑。

岁月不知青鬓改,松梧长绕碧窗寒。

尘龛落日悲弹指,劫海何人更助澜。

赖得远师容客醉,不教啼鸟怨春残。

(0)

乡里诸公寄生辰诗各次其韵奉谢·其六次韵张天骥

书生事业每多誇,又向诗篇荷宠嘉。

德耀晚年犹举案,伯鸾少日本无家。

皇恩未许堂开锦,命服初看帔有霞。

渡海摘桃非我事,三年孤负赏梅花。

(0)

送陆时敏之长沙

犹记蓝袍拂暗尘,诗成二十九回春。

年催绿鬓看俱老,身有青衫不当贫。

宣室久虚前席地,草亭还有著书人。

荆吴风物皆相似,莫为思乡咏白蘋。

(0)

发临清一日至郑家口

汶水欲尽卫水来,两水夹舟喧万雷。

经旬守闸僮仆困,千里顺流心眼开。

长风飗飗若绳引,曲岸宛宛疑天回。

月明倚棹郑家口,梦在谷亭呼酒杯。

(0)

郊行忆徵伯与德卿希大联句·其二

把笔英姿在眼中,笑谈曾共此堂东。

乾坤苍莽游何处,花雪追随梦未终。

价重连城惊毁璧,气消神骏想追风。

悲歌亦是伤春调,却与伤春调不同。

(0)

为卢悦清题竹四首·其三

风吹楚云去,一半在君山。

帝子不可见,江空闻佩环。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