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多令.广陵上巳》
《唐多令.广陵上巳》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唐多令

板渚柳枝横,津楼酒旆轻。旧繁华、犹记芜城。

正是秾春逢上巳,多少事,丽人行。

年少爱风情,红妆识姓名。杜紫薇、此地曾经。

今日鬓丝真老大,和燕子,语平生。

(0)
鉴赏

这首《唐多令·广陵上巳》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扬州(古称广陵)上巳节时的景象与情感。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此时到水边洗濯祓除,以求去病消灾,同时也是文人雅士聚会赋诗、游春踏青的日子。

词中“板渚柳枝横,津楼酒旆轻”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广陵上巳时节的景致:柳枝横斜于河畔,酒旗轻扬在津楼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浪漫的氛围。接下来,“旧繁华、犹记芜城”一句,既是对往昔扬州繁华景象的怀念,也暗含对当下景象的感慨,引出下文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思考。

“正是秾春逢上巳,多少事,丽人行”三句,点明了时节与活动,同时将上巳节与丽人行相联系,暗示了节日中男女交往的情景。接着,“年少爱风情,红妆识姓名”两句,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风流韵事与如今的苍老,表达了对青春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杜紫薇、此地曾经。今日鬓丝真老大,和燕子,语平生”四句,以杜紫薇为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当前老年的自省。词人与燕子相对,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老境的接纳与平静。

整首词通过对上巳节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陈维崧作为清代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题唐人会昌九老图

簪盍车悬乐且康,引年颐志洛之阳。

宛教抚迹寻崖口,不异同时睹会昌。

九老八百十六岁,一时翰墨几筵香。

披图犹忆东都路,惜未曾逢履道坊。

(0)

除夕

饯腊迎春节,宫墙日影斜。

素梅舒砌萼,红烛卷盘花。

底藉增篇什,惟因纪岁华。

柏枝胜沉水,此是吉祥霞。

(0)

题面壁石

大地那非碧眼僧,九年面壁却何曾。

宋云道是逢葱岭,五叶原教到慧能。

片石无端留色相,千秋不必考明徵。

我非见布疑黂者,画取由他故事增。

(0)

驻跸竹坞·其二

盈耳闻萧籁,延睎舞翠虬。

更无尘可避,惟与静为谋。

疏间黄花放,澄临碧水流。

毡庐移顿屡,是处占清幽。

(0)

读书难字过

披册千篇富,精心一字难。

悦因成解后,劳在致思端。

义就《三仓辨》,形稽六体完。

雌黄初未下,竹素获流观。

瑟僩文随了,虫鱼注亦殚。

迷疑殊《穆传》,诘曲豁《殷盘》。

诵似珠从贯,怡如冻释澜。

由来书义见,百遍莫辞看。

(0)

赵承旨天寒翠袖图

冷落山花閒竹竿,谁言空谷异长安。

态浓意远无人见,自倚天风翠袖寒。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