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承旨天寒翠袖图》
《赵承旨天寒翠袖图》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冷落山花閒竹竿,谁言空谷异长安。

态浓意远无人见,自倚天风翠袖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寒冷天气中,翠袖独立于自然之中的画面,充满了静谧与孤高之感。

首句“冷落山花閒竹竿”,以“冷落”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山花与竹竿作为背景,既衬托了翠袖的独立,也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静谧。这里的“閒”字,不仅指竹竿的闲逸,更暗含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次句“谁言空谷异长安”,通过对比手法,将翠袖所在的“空谷”与繁华的“长安”相对照,突出了翠袖所处环境的与众不同,以及她与世俗的疏离。这里,“空谷”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纯净之地,而“长安”则代表了喧嚣与繁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翠袖形象的独特性。

第三句“态浓意远无人见”,进一步刻画了翠袖的内在气质与外在形态。这里的“态浓”指的是她的姿态饱满而丰富,“意远”则是指其内心深邃,情感深远。然而,这样的特质却无人能见,凸显了她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独特魅力的欣赏与惋惜。

最后一句“自倚天风翠袖寒”,以“自倚”二字,展现了翠袖独立的姿态,她不依赖他人,独自承受着天风的寒冷。这里的“翠袖”既是实指,也是象征,代表着翠袖的坚韧与高洁。同时,“寒”字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寒冷,也隐喻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冷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翠袖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在自然中的独立与高洁,以及与世隔绝的孤独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艺术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初夏自姑苏返棹过嘉禾宿万寿山作

游兴随缘变,归帆信晚风。

树阴沈水碧,霞彩散波红。

落日城初背,前村寺忽逢。

吾心忘厌悦,莫讶屡西东。

(0)

乾明寺与苏斋同游

七圣游兹山,忽迷不知路。

相传几岁年,兹山尚如故。

在圣迷亦奇,古今问遗步。

我来得与君,萍逢偶相聚。

华尊倾山房,畴昔纾衷素。

百意难尽宣,欲言色相顾。

对此古奇踪,怅然发遥慕。

朗晰岂不贤,皦皦世所恶。

大道尚浑沦,退藏戒轻露。

乃知匪所迷,冥理此中寓。

莞然向古人,千载藉微晤。

(0)

淮角楼

历尽湖山兴未降,袁宏何处倚吟艭。

夜深淮角楼边月,直照东南扬子江。

(0)

蟠龙山

登蟠龙兮高绝尘,十转百转回回新。

小桥岩壑迸流水,中有石室居仙人。

斜阳在树白鹤鸣,长峰短峰殊晦明。

须臾洞口阴风起,吹作瑶空飞练声。

(0)

西湖游题毋侍御卷

画船双桨古今同,湖曲垂杨半渚宫。

烟逐帝魂流水上,鸟依僧梦白云中。

山花欲接游人语,溪獠新歌太守功。

忽漫风光容易失,不胜春望小楼红。

(0)

瓜鼠

食瓜食实勿伤根,生意微微复尔存。

一鼠作灾犹小耗,人间草窃正纷纷。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