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闻一上人》
《赠闻一上人》全文
唐 / 张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见面虽年少,闻名似白头。

玄谈穷释旨,清思掩诗流。

果落痕生砌,松高影上楼。

坛场在三殿,应召入焚修。

(0)
翻译
初次相见虽然年纪轻,但名声却像白发长者般久远。
深奥的谈论穷尽佛理的精要,清雅的思绪超越了诗篇的流淌。
果实落下,痕迹留在台阶上,松树高耸,影子映上楼头。
道场位于三殿之中,应召前来修行焚烧身心以求悟道。
注释
年少:指年龄小。
闻名:名声大。
白头:形容名声长久。
玄谈:深奥的谈论。
释旨:佛理的精要。
清思:清雅的思绪。
诗流:诗篇的流淌。
果落:果实落下。
痕生砌:痕迹留在台阶。
松高影:松树高耸的影子。
坛场:道场。
三殿:宫殿中的重要殿堂。
焚修:修炼或修行时的焚烧身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蠙的作品,名为《赠闻一上人》。从内容来看,诗中表现了对佛学僧侣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高深佛理和修行境界的赞美。

"见面虽年少,闻名似白头。" 这两句表达的是虽然与闻一上人初次见面时年纪尚轻,但听闻其名声却如同见到了一位长者一般,让人感觉到一种由衷的敬意。这反映了诗人对闻一上人的崇高威望和精神修为的认可。

"玄谈穷释旨,清思掩诗流。" 这两句描绘的是闻一上人在佛法上的深邃见解,他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述佛理,同时他的思想清晰,如同泉水般清澈,使得诗人的思维也被激发,仿佛诗意在心中流淌。

"果落痕生砌,松高影上楼。"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禅境和自然景象的交融。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落叶成堆,石阶上生长着苔藓,而高耸的松树投下了清晰的影子于楼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坛场在三殿,应召入焚修。" 这两句则表达的是闻一上人所处的佛教修行环境——可能是在寺院中的某个特定的修行场所(如法堂或禅堂等)。诗中提到“应召”意味着当被邀请时,他便会进入这个地方进行焚香礼佛、冥想静修。

整首诗通过对闻一上人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于佛学僧侣的敬仰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文化中佛教与文学相互交融的一种美好景象。

作者介绍

张蠙
朝代:唐   籍贯:清河   生辰:公元895年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王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猜你喜欢

园居答大司寇晓湘先生

茅斋阒寂称幽居,溪上逍遥与世疏。

尽日不通门客刺,经春懒报故人书。

捎帘细竹含风响,绕榻轻云过水虚。

愿得此身无俗累,何妨蓑笠老樵渔。

(0)

春灯曲·其七

街头谜语苦人思,箫鼓当前总不知。

定要中时方罢手,重轻灯信听灯师。

(0)

游仙词·其一

步虚离地不沾尘,云送风行露半身。

呼吸九州游已遍,到来招手戏时人。

(0)

宋人咏

苗长低田病上身,变将旧业别乡邻。

谋生且莫誇奇货,章甫何劳适越人。

(0)

寄董玚

微微江路暗生烟,别梦如云远隔天。

为报山阴寒雪夜,到门应有子猷船。

(0)

送何绛适楚

荷叶如箕任簸扬,明珠成雨落池塘。

江陵日暮歌声起,且为停车问楚狂。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