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江路暗生烟,别梦如云远隔天。
为报山阴寒雪夜,到门应有子猷船。
微微江路暗生烟,别梦如云远隔天。
为报山阴寒雪夜,到门应有子猷船。
此诗《寄董玚》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江边朦胧、思绪飘渺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微微江路暗生烟”,以“微微”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江边的道路在轻烟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神秘。接着,“暗生烟”三字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朦胧感,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淡淡的雾气,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第二句“别梦如云远隔天”,将梦境与现实巧妙结合,用“如云”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梦境的飘渺和遥远,仿佛与天相隔,无法触及。这里不仅描绘了梦境的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如同梦境一般难以捉摸却又挥之不去。
后两句“为报山阴寒雪夜,到门应有子猷船”,诗人以古代名士王子猷的故事为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王子猷是东晋时期的名士,有“雪夜访戴”的典故,即在大雪之夜,他不顾寒冷,前往友人家中探望。此处诗人借用这一典故,暗示自己虽不能亲自前往,但心中已备好船只,随时准备跨越千山万水,只为一见挚友。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深情表白,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灵关高缥缈,缥缈出曾城。
其上盘紫云,倏忽牛马形。
交青不栖树,浴彼清泠泓。
唯有孤鸑鷟,衔命此山灵。
迎风溯寥廓,杳杳西北征。
羽毛中道折,六月霜霰零。
回首灵关云,泪下如悬缨。
城池风烟杯渡僧,广灵孤塔悬昼灯。
塔灯上齐南高云,南高峰巅祠歙神。
灵旗萧萧卷清雨,结喉巫阳能楚语。
回望人烟塔峰北,惟有空城临水浒。
赤蛇不神江海翻,薮泽狐狸作巴舞。
当年介弟阶防禦,玉鸾青鞭上天去。
山中处士白麻履,死后无书献天子。
青童玄鹤昼上天,夜下玉棺葬湖水。
湖堤四合葑如发,芳树玲珑倚春雪。
百年凤舞云雾空,玉碗人间出句越。
宫岚塔雨恍如失,飞网绕湖冠聚鹬。
琳宇焚芝秋寂历,斗下无人祠太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