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径绝车尘,惟闻沙鸟语。
谁识忘机人,山间坐朝暮。
冥探玄妙理,始得静中趣。
南风吹雨来,飒爽溪头树。
白鸥知我閒,相看不飞去。
门径绝车尘,惟闻沙鸟语。
谁识忘机人,山间坐朝暮。
冥探玄妙理,始得静中趣。
南风吹雨来,飒爽溪头树。
白鸥知我閒,相看不飞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郑关在暇日里,远离尘嚣,独享山间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门径上不见车马喧嚣,唯有沙鸟的鸣叫,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
“谁识忘机人”,诗人自问,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自己心境之人的渴望。在山间,他独自度过朝暮,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真理。“冥探玄妙理,始得静中趣”,通过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最终在静谧中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乐趣。
南风轻拂,带来细雨,滋润着溪边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在这片自然之中,诗人与白鸥相对,彼此之间没有言语,却能心领神会,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白鸥似乎也懂得诗人的悠闲与自在,不愿离去,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超然,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
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
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
佩胜芳辰日渐暖,然灯美夜月初圆。
意随北雁云飞去,直待南州蕙草残。
轩掖殊清秘,才华固在斯。
兴因膏泽洒,情与惠风吹。
所美应人誉,何私亦我仪。
同声感乔木,比翼谢长离。
价以陆生减,贤惭鲍叔知。
薄游尝独愧,芳讯乃兼施。
此夜金闺籍,伊人琼树枝。
飞鸣复何远,相顾幸媞媞。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