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排闷·其二》
《排闷·其二》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劳生衰病渐侵寻,说剑当歌已不禁。

藏谷本来无得丧,溷茵随处有升沈。

三分自定孙刘计,九辩谁知屈宋心。

海上卢敖招手语,莫将白发换黄金。

(0)
鉴赏

这首诗《排闷(其二)》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与抒情,表达了对人生、历史与个人际遇的深刻感悟。

首联“劳生衰病渐侵寻,说剑当歌已不禁”,开篇即道出生活的艰辛与衰老的不可避免,即便是借酒浇愁,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忧郁。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说剑”与“当歌”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进行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颔联“藏谷本来无得丧,溷茵随处有升沈”,进一步探讨人生的得失与变化。藏谷象征着隐居避世的生活状态,而“无得丧”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得失的淡然态度。相比之下,“溷茵”则代表了世俗的纷扰与变迁,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常态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颈联“三分自定孙刘计,九辩谁知屈宋心”,巧妙地引用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与楚辞中的文学形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与内心情感的反思,即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个人的努力与选择或许只能决定一部分命运,而更多的则是由不可控的因素所决定。

尾联“海上卢敖招手语,莫将白发换黄金”,以古代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海上卢敖”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真挚情感的向往,同时也对追求物质财富的虚妄进行了批判。最后一句“莫将白发换黄金”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物质拥有,而在于内心的自由与精神的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历史、个人情感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与审美情趣,既富有哲理深度,又不失情感的细腻与真挚。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渔家傲·其五

顶上铁轮飞火焰。防身细按威神剑。

体用双行谁敢觇。光闪闪。何须更把茶林撼。

衲子家风存古俭。一条楖栗如天堑。

粥鼓未鸣灯火暗。无恩念。断崖古木横藤簟。

(0)

登楼晚望

六曲朱阑瞰碧虚,淡烟秋水接平芜。

展开风月添诗料,装点江山归画图。

举足便堪驰驷马,折腰何必问双凫。

当年庾亮今还在,定约楼前醉一壶。

(0)

石翁姥

采石江头风昼息,掀天雪浪平如席。

沿崖小泊客心宽,攀萝曾看望夫石。

天涯望断人不归,露寒犹想泪沾衣。

争似石翁携石姥,年年对峙夹冈道。

人归人去我何心,雨沐风餐人自老。

比翼鸟,连理枝。

年多物化徒尔为,长生殿里知不知。

(0)

云边阻雨·其一

辗转无眠到夜阑,鹊声送喜近檐间。

好风吹断夜来雨,晴日放开云外山。

(0)

毛诗

三百诗删麟笔前,周家积累瓞绵绵。

须知正始基王化,只在关雎第一篇。

(0)

景泰晚眺

海岸孤绝处,晴沙露远汀。

潮花人鬓白,山色佛头青。

夕照雌黄笔,秋烟水墨屏。

天空杉月冷,鹤梦几回醒。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