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楼晚望》
《登楼晚望》全文
宋 / 华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六曲朱阑瞰碧虚,淡烟秋水接平芜。

展开风月添诗料,装点江山归画图。

举足便堪驰驷马,折腰何必问双凫。

当年庾亮今还在,定约楼前醉一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lóuwǎnwàng
sòng / huáyuè

liùzhūlánkàndànyānqiūshuǐjiēpíng

zhǎnkāifēngyuètiānshīliàozhuāngdiǎnjiāngshānguīhuà

便biànkānchízhéyāowènshuāng

dāngniánliàngjīnháizàidìngyuēlóuqiánzuì

注释
六曲:形容栏杆曲折。
朱阑:红色的栏杆。
瞰:俯瞰。
碧虚:青天。
淡烟:轻薄的烟雾。
秋水:秋天的水面。
接平芜:与平坦的草地相接。
风月:清风明月。
添诗料:增加诗意的元素。
装点:装饰点缀。
江山:自然景色。
归画图:成为画卷的一部分。
举足:抬起脚步。
驰驷马:驾驭四匹马拉的车。
折腰:弯腰。
双凫:两只鸭子,这里比喻轻松的事物。
当年:过去。
庾亮:历史人物,东晋名臣。
今还在:是否还存在。
定约:约定。
楼前:楼下的地方。
醉一壶:痛饮一壶酒。
翻译
六角红色栏杆俯瞰着青天,秋日轻烟与平静的水面相连。
清风明月为诗歌增添素材,美景如画装点着壮丽山河。
抬脚即可策马疾驰,弯腰无需顾虑双凫之累。
当年的庾亮如今是否仍在,约定在楼前痛饮一壶美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六曲朱阑,它们仿佛在碧空中轻盈地飘浮。淡淡的烟雾与秋天的清澈流水交织在一起,与远处平坦的芜花草原相接,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和谐的景象。

诗人通过“展开风月添诗料”表达了自己吸取自然之美以激发创作灵感的情怀,而“装点江山归画图”则显示出诗人对将所见之景转化为绘画作品的向往。这里的“风月”指的是自然界中最能触动心灵的美好事物,即风和月亮。

接下来的两句“举足便堪驰驷马,折腰何必问双凫”,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即将启程,去探索更多未知世界的决心。这里的“举足”意味着准备踏上旅途,“驰驷马”象征着迅速而自由的行进,而“折腰”指的是登山或攀岩的动作,双凫则是古代用来比喻船只稳固的鸟名,这里代表着安全可靠的航行。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探险和自由的渴望。

最后两句“当年庾亮今还在,定约楼前醉一壶”,则是诗人提及古代文学家庾信(又名庾亮),似乎庾信的精神仍旧存在于此。诗人决定在楼前与朋友相约,一起举杯痛饮,以酒会友,享受那份超脱世俗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探险精神以及文学传承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华岳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生辰:1205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猜你喜欢

兼味醍醐外,分身乳酪中。

江南鸣稚犊,塞上寄飞鸿。

乾雨看如幻,生盐讶渐融。

臈残犹有待,煎取牡丹红。

(0)

蓦山溪

抚莲吟就,檐葡还曾赋。

相伴更无花,倦炉熏、日长难度。

柔桑叶里,玉碾小芙蕖,生竺国,长闽山,移向玉城住。

池亭竹院,宴坐冰围处。

绿绕百千丛,夜将阑、争开迎露。

煞曾评论,娇媚胜江梅,香称月,韵宜风,消尽人间暑。

(0)

柳梢青.舟泊秦淮

天远山围,龙蟠淡霭,虎踞斜晖。

几度功名,几番成败,浑似鸥飞。楼台一望凄迷。

算到底、空争是非。今夜潮生,明朝风顺,且送船归。

(0)

寄嘉兴守令狐挺

羡君席上碧云句,吟尽江南烟雨村。

岂惜笙歌连夜醉,且看风物逐春新。

花开花落何时尽,闲是闲非愁杀人。

何似阳台云畔曲,细声拂拂下梁尘。

(0)

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

阳精天际灭,暮色望中生。

岚气侵衣薄,山风堕叶轻。

林空霜月迥,沙白夜江明。

云里相呼雁,翩翩尚远征。

(0)

春日武昌南楼

客上高楼春已非,山花无语野禽啼。

未论老子从前事,且看涪翁以后题。

汴水悠悠云尽处,襄州漠漠月明西。

登临岂是为行乐,试倚长风听鼓鼙。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