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莲吟就,檐葡还曾赋。
相伴更无花,倦炉熏、日长难度。
柔桑叶里,玉碾小芙蕖,生竺国,长闽山,移向玉城住。
池亭竹院,宴坐冰围处。
绿绕百千丛,夜将阑、争开迎露。
煞曾评论,娇媚胜江梅,香称月,韵宜风,消尽人间暑。
抚莲吟就,檐葡还曾赋。
相伴更无花,倦炉熏、日长难度。
柔桑叶里,玉碾小芙蕖,生竺国,长闽山,移向玉城住。
池亭竹院,宴坐冰围处。
绿绕百千丛,夜将阑、争开迎露。
煞曾评论,娇媚胜江梅,香称月,韵宜风,消尽人间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夏日里对莲花的赞美和自我安慰的情景。开篇即以“抚莲吟就,檐葡还曾赋”展现了词人对于莲花的钟爱与深情,以及通过写诗来表达这种情感。接着,“相伴更无花,倦炉熏、日长难度”表明在炎热的夏季,即使是其他花朵,也难以抵挡烈日的炙烤,只有莲花依然坚守,显示出其独特的韧性和生机。
“柔桑叶里,玉碾小芙蕖,生竺国,长闽山,移向玉城住”则描绘了莲花生长的情景,其中“柔桑叶里”形象地表达了莲叶的细腻与温润,“玉碾小芙蕖”则是对莲花外形的美好描述。最后一句,则是在说莲花不仅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中,而且能够被移植到理想之地,即“玉城”。
“池亭竹院,宴坐冰围处”描绘了词人在凉爽的自然环境中享受莲花带来的清凉。这里的“冰围”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冰,而是形容那种清凉宜人的氛围。
“绿绕百千丛,夜将阑、争开迎露”则是在赞美莲叶的繁茂与莲花的香气,它们在夜晚争相开放,以吸收露水,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景。
最后,“煞曾评论,娇媚胜江梅,香称月,韵宜风,消尽人间暑”是对莲花的最高赞誉。这里的“江梅”通常指的是梅花,但在此处,它被用来与莲花进行比较,而莲花则因其独特的清香和生长环境,被认为更加美好。末了,“消尽人间暑”则表明莲花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是能够带来凉意,消除夏日的酷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腻描写和赞美,展现了词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在炎热夏季中寻找清凉与安慰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