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情早已叹飘蓬,那及江边一钓翁。
五亩未营林下宅,不知何地傍云松?
宦情早已叹飘蓬,那及江边一钓翁。
五亩未营林下宅,不知何地傍云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的官员与一位悠闲自在的江边垂钓老翁之间的对比。诗中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解脱感。
首句“宦情早已叹飘蓬”,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描绘出官场生活的无根与漂泊感。接下来,“那及江边一钓翁”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己与江边垂钓的老翁进行对比,突出了后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向往。
后两句“五亩未营林下宅,不知何地傍云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并未能为自己营造一个隐居山林的小屋,心中不禁疑惑,何处才能找到像云松那样高洁、自由的生活环境。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栖息地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对现实官场束缚的不满和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与隐逸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解脱。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现状的反思,也有对未来可能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心境。
岷峨豁尘昏,旧赐出播云。
不知落人间,虾蟆几亏盈。
晦显固靡常,数岂逃冥冥。
想当风雨时,破壁应有声。
怀璧戒匹夫,呵护烦百神。
一朝得所托,倏若屈蠖伸。
人以器图旧,器以人怀新。
玉轸黄金徽,烂烂奎画明。
魏公蔼名氏,千载如丹青。
歌风调舜弦,感物怀尧仁。
扶日昌中兴,四海同一云。
载维艰难初,事与得失并。
万灶嘉陵江,饮此一掬清。
悠然一再弹,万里怀长城。
云絮初无根,勇变嘲哳鸣。
捕蝉写真意,弦外无人听。
空嗟易水寒,遗恨崆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