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福州李伯达》
《寄福州李伯达》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江汉归来重访寻,貂裘未弊亦尘侵。

碧眸憎俗重扃户,白羽扇凉一援琴。

池草易生苕水梦,莼羹难老故乡心。

有书若问东阳瘦,记遣神林问惠琳。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寄福州李伯达》。诗中描绘了诗人重访江汉时的感慨与心境。

首联“江汉归来重访寻,貂裘未弊亦尘侵”描绘了诗人历经长途跋涉后,再次回到江汉之地的情景。貂裘虽未破旧,但已沾染尘埃,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时光的流逝。

颔联“碧眸憎俗重扃户,白羽扇凉一援琴”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碧眸象征着诗人纯净而敏感的心灵,面对世俗的束缚,他选择了闭门独处,以白羽扇轻拂,弹奏一曲清音,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清凉。

颈联“池草易生苕水梦,莼羹难老故乡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情。池边的青草容易生长,仿佛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莼羹虽美味,却难以留住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心。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尾联“有书若问东阳瘦,记遣神林问惠琳”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期待。如果有人询问他的近况,他希望友人能够向神林转述,让惠琳了解他的现状。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与自我反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故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次韵颖叔观灯

安西老守是禅僧,到处应然无尽灯。

永夜出游从万骑,诸羌入看拥千层。

便因行乐令投甲,不用防秋更打冰。

振旅归来还侍宴,十分宣劝恐难胜。

(0)

次韵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

岁华来无穷,老眼久已静。

春风如系马,未动意先骋。

西湖忽破碎,鸟落鱼动镜。

萦城理枯渎,放闸起胶艇。

愿君营此乐,官事何时竟。

思吴信偶然,出处付前定。

飘然不系舟,乘此无尽兴。

醉翁行乐处,草木皆可敬。

明朝游北渚,急扫黄叶径。

白酒真到齐,红裙已放郑。

(0)

五禽言五首,并叙·其四

力作力作,蚕丝一百箔。垄上麦头昂,林间桑子落。

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

(0)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二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

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0)

襄阳古乐府三首·其一野鹰来

野鹰来,万山下。

荒山无食鹰苦饥,飞来为尔系綵丝。

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养子秋食菽。

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

野鹰来,城东有台高崔巍。

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

心悠哉,鹰何在!

嗟尔公子归无劳,使鹰可呼亦凡曹,天阴月黑狐夜嗥。

(0)

永嘉双莲桥

昨日采莲者,双双桥畔新。

旧花今不见,喜见似花人。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