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阳古乐府三首·其一野鹰来》
《襄阳古乐府三首·其一野鹰来》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乐府曲辞

野鹰来,万山下。

荒山无食鹰苦饥,飞来为尔系綵丝。

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养子秋食菽。

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

野鹰来,城东有台高崔巍。

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

心悠哉,鹰何在!

嗟尔公子归无劳,使鹰可呼亦凡曹,天阴月黑狐夜嗥。

(0)
注释
万山:众多的山峰。
荒山:无人烟的山岭。
綵丝:彩色的丝线,可能指装饰或标记。
北原:北方的平原。
秋食菽:秋天吃豆类食物。
崔巍:形容建筑物高大。
公子:古代对贵族青年的尊称。
凡曹:普通人,这里指非鹰。
天阴月黑:形容夜晚阴暗。
狐夜嗥:狐狸在夜晚发出叫声。
翻译
野鹰从远方飞来,穿越万座山峦。
荒芜山岭中,鹰因饥饿困苦,飞来只为给你系上彩带。
北方原野的老兔子又老又白,每年秋天繁殖后代,以豆类为食。
我想捕猎,却无法得手,岁月流逝,鹰已老弱无力。
野鹰再次飞来,落在城东那座高耸的台上。
台上贵公子身穿皮袖,向东遥望,心怀万里,思绪万千。
思绪万千,鹰儿何处?
唉,公子无需担忧归途,即使呼唤鹰来,也非寻常之事,此刻天阴月黑,狐狸正夜半哀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风光与狩猎生活的画面,通过野鹰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外在景物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故土的深情眷恋以及对狩猎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首句“野鹰来,万山下”,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引入了野鹰这个核心形象,同时描绘出一个广阔而又荒凉的自然环境。接着,“荒山无食鹰苦饥,飞来为尔系綵丝”两句,不仅写出了野鹰因找不到食物而飘渺至此,更通过“飞来为尔系绣丝”这一富有象征意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物的深情牵挂。

中间部分“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养子秋食菽。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几句,从狩猎的情境转换到了时间与生命力的消逝。诗人通过对老兔与野鹰的描写,反映出自然界中生存竞争的无情,以及个体在时间流逝中的衰败。

最后,“野鹰来,城东有台高崔巍。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几句,又回到了野鹰,但这次它与诗人所处的环境——高台相呼应,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对话。而“心悠哉,鹰何在!”这一惊叹,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表达了对远方、对过去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野鹰的形象与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狩猎生活的情境构建,展现了一种生命力与时间流逝之间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故土、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西坡即事

人境得佳趣,青松处士家。

成行看过雁,数点落归鸦。

风动竹彫叶,秋高菊吐花。

閒来媚幽独,吾志在烟霞。

(0)

桂林八景·其四东渡春澜

东门东渡柳青青,雨后晴澜春水生。

月影流来波影碧,浪花飞起雪花轻。

涟漪忽动鱼翻藻,浩荡初开凫啑萍。

终日静观还有得,层层天色一舟横。

(0)

牧牛图

溪童饮牛渡溪水,牛遇水深行复止。

人知水深牛不行,谁识回头顾其子。

桃林之野春雨晴,烧痕回绿春草青。

太守劝农当二月,土膏肥煖牛可耕。

邯郸城头征战息,宁戚徒劳吟《白石》。

一声笛里《太平歌》,牛背溪童自朝夕。

(0)

春日绝句

几片残红点客衣,小溪流水鳜鱼肥。

画桥尽日无人过,杨柳青青燕子飞。

(0)

秦淮谣

天险淮南纪,犹隔秦淮水。

水上石头城,城头更戍兵。

如何爱歌舞,坐待韩擒虎。

璧月委琼姿,欢娱能几时。

(0)

早朝行

石城啼鸟翻曙光,千门万户开未央。

丞相珂马沙堤长,奏章催唤东曹郎。

燕山驿骑朝来到,雨泽十分九州报。

辇金驮帛分远行,龙沙士饱无鼓声。

阁中龙床琢白玉,瑟瑟围屏海波绿。

曲阑五月樱桃红,舜琴日日弹薰风。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