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颖叔观灯》
《次韵颖叔观灯》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安西老守是禅僧,到处应然无尽灯。

永夜出游从万骑,诸羌入看拥千层。

便因行乐令投甲,不用防秋更打冰。

振旅归来还侍宴,十分宣劝恐难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ǐngshūguāndēng
sòng / shì

ān西lǎoshǒushìchánsēngdàochùyìngránjìndēng

yǒngchūyóucóngwànzhūqiāngkànyōngqiāncéng

便biànyīnxínglìngtóujiǎyòngfángqiūgèngbīng

zhènguīláiháishìyànshífēnxuānquànkǒngnánshè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僧安西老守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到处应然无尽灯",表明他随处皆能悟道,无需外在的灯光;"永夜出游从万骑",形象地描述了他在黑夜中也能自如行走,不畏惧怕,与众多追随者一同前进;"诸羌入看拥千层",可能暗示着他的禅法吸引了各路人马,甚至包括边疆的羌族,都来向他求教。

"便因行乐令投甲"一句,显示出老守对武备的态度,他认为不应沉迷于武力扩张;"不用防秋更打冰"则表明他对于战争、对抗持有超然物外的心态,不为世俗纷争所动。

"振旅归来还侍宴",描绘了老守归来后仍旧参与宴席的场景;"十分宣劝恐难胜",则揭示了他在宴席上对饮酒节制的劝说,可能是出于对众人健康考虑或是禅宗清净之道,但这种劝说也许并不容易被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安西老守这个角色,展现了禅僧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悟道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山矾

黄龙山中春事晚,山谷道人上山坂。

鼻端山矾花气浓,怪底经行众芳苑。

一种风姿极可人,幽姿正色相鲜新。

素馨籍甚不足意,黄淡羞涩终非真。

(0)

夜半对雪作

积雪未消惊白夜,欻思小艇钓云沙。

排檐故作纤纤笋,著树还开万万花。

最觉素娥相映发,不应青女妒容华。

麦如马尾年年在,枵腹鸣雷莫怨嗟。

(0)

驾幸太学

坠典遗经已表章,又传清跸幸胶庠。

黄龙绕驾天移仗,白雪分袍士缀行。

况是体元能作圣,更欢稽古效规王。

太平盛世文明远,万国儒风自一堂。

(0)

次公采赠太希先密云团韵

道人祝融屩,胡为堕南州。

都无作相但粥饭,平生衲被姑蒙头。

曾郎手中大圆镜,朵颐赠之非暗投。

快烧铜瓶作蟹眼,铸成八载心如抽。

吾行踽踽饱阅世,葵苋独与衲子游。

君来适逢小摇落,水天拍拍团沧州。

唤醒北固龛底梦,拟披袈裟上扁舟。

且浇玉川七碗句,仍洗船子三寸钩。

摩挲正焙连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识。

他时一笑示灵源,五百比丘端失色。

幽丛鲜鲜凉雨馀,亦有黄花净供无。

知渠肉团久炯炯,玷翳浑灭如大珠。

(0)

寄清老

自来渔父好家风,一片潇湘晚钓中。

伊昔放言知莫逆,于今亲到得参同。

金章寂寂残初梦,汀草依依照短篷。

德秀虽亡次山在,怅回青眼送飞鸿。

(0)

怀霍子侔

平时咳唾落珠玑,未掌丝纶亦数奇。

远去天官空帐幄,中分淮水动旌旗。

圜扉荡涤民知免,列位搜扬士不遗。

报国功成有馀日,也应回首念流离。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