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路何长,驱马来穷荒。
征伐几兴替,空馀古战场。
连天白草动寒色,拂地皂雕盘夕阳。
漠漠黄沙埋枯骨,终宵无定鬼火光。
四野征旗但云雾,千年杀气馀风霜。
裂土封侯殊有志,力平北敌更西羌。
将军失律万夫死,惜哉秪饱虎与狼。
生男胡为事戎行,爷娘不见增悲伤。
深闺恸哭罢刀尺,为谁灯下缝衣裳。
托心梦寐恍一见,安得招魂还故乡。
薄伐太原自中策,秦皇汉武开边疆。
至今烽燧尚多警,长城万里徒周防。
翻然挽辔独归去,浩歌倚剑天苍凉。
行行路何长,驱马来穷荒。
征伐几兴替,空馀古战场。
连天白草动寒色,拂地皂雕盘夕阳。
漠漠黄沙埋枯骨,终宵无定鬼火光。
四野征旗但云雾,千年杀气馀风霜。
裂土封侯殊有志,力平北敌更西羌。
将军失律万夫死,惜哉秪饱虎与狼。
生男胡为事戎行,爷娘不见增悲伤。
深闺恸哭罢刀尺,为谁灯下缝衣裳。
托心梦寐恍一见,安得招魂还故乡。
薄伐太原自中策,秦皇汉武开边疆。
至今烽燧尚多警,长城万里徒周防。
翻然挽辔独归去,浩歌倚剑天苍凉。
这首《吊古战场》是明代诗人谢榛的作品,通过对古战场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沧桑。
首句“行行路何长,驱马来穷荒”,以行走的艰难和马蹄声的回响,营造出一种远离文明、深入荒野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要描述的战场环境的荒凉与遥远。
接着,“征伐几兴替,空馀古战场”点明了战争的频繁与战场的永恒,战争虽有胜败更迭,但战场却永远存在,成为历史的见证。
“连天白草动寒色,拂地皂雕盘夕阳”两句,通过白草随风摇曳、皂雕在夕阳下翱翔的画面,渲染出战场的凄冷与悲壮,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漠漠黄沙埋枯骨,终宵无定鬼火光”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荒凉景象,黄沙覆盖着无数战死者的遗骸,夜晚则有不灭的鬼火在飘荡,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无尽。
“四野征旗但云雾,千年杀气馀风霜”通过云雾缭绕的征旗和千年不散的杀气,表现了战争的深远影响和对后世的警示。
“裂土封侯殊有志,力平北敌更西羌”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英勇作战的将领,他们有着远大的志向,不仅力图平定北方的敌人,还要征服西部的民族。
“将军失律万夫死,惜哉秪饱虎与狼”表达了对战争中将领失策导致大量士兵牺牲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非人道性,士兵们只能成为虎狼的食物。
“生男胡为事戎行,爷娘不见增悲伤”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和分离的哀叹,士兵们被迫离家参军,让父母倍感悲伤。
“深闺恸哭罢刀尺,为谁灯下缝衣裳”描绘了妻子在家中的孤独与辛劳,她们在夜晚为丈夫缝制衣物,寄托着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
“托心梦寐恍一见,安得招魂还故乡”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希望在梦中见到他们,甚至能将他们的灵魂召唤回家乡。
“薄伐太原自中策,秦皇汉武开边疆”回顾历史,提到古代帝王为了拓展疆域而进行的战争,虽然有其战略意义,但也带来了长久的战乱。
“至今烽燧尚多警,长城万里徒周防”指出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但边境的警报仍然不断,长城作为防御工事,只是徒劳地防范着可能的入侵。
“翻然挽辔独归去,浩歌倚剑天苍凉”诗人以自己为例,表示对战争的反思,决定远离战场,独自一人返回,以歌声和剑声表达对战争的感慨与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历史的变迁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日有江湖思,坐无车马尘。
横桥自照水,啼鸟不惊人。
辇路晴飞絮,宫门暗锁春。
多情老园吏,洒地喜相亲。
平生徒说追风足,厌见驽骀饱刍粟。
刘侯为出二马图,缅想权奇在坰牧。
本朝不伐大宛城,公初得之无乃惊。
胡沙燕山在吾目,短草落日低边明。
雄姿忽作风动壁,意气腾骧欲无敌。
前者骄矜后者驰,信矣能先鸟疾飞。
圉人亦复神超然,亮作俗肉勤加鞭。
吁嗟骏骨世定有,良乐不逢长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