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道三偈.随流》
《示道三偈.随流》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千圣灵踪百草头,车然放去号随流。

后教万古无人识,笑杀沩山水牯牛。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手法,展现了深刻的哲理。

“千圣灵踪百草头”,开篇即以“千圣”与“百草”对比,寓意众多高僧大德的智慧如同繁茂的草木,生机勃勃,遍布世间。这里的“圣”并非指特定的人物,而是泛指一切具有智慧和觉悟的人。“灵踪”则暗示了这些圣贤们留下的精神足迹,犹如草尖上的露珠,虽微小却蕴含着生命的活力。

“车然放去号随流”,“车然”形容声音宏大,这里用来形容心灵的觉醒之声,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回荡。这句诗进一步阐述了觉悟的过程,即在内心深处找到自我,释放真我,随顺自然的流动,不被外物所束缚。这里的“随流”既指顺应自然规律,也暗含着在修行中随缘而行,不执着于一念之得失。

“后教万古无人识”,这句话表达了觉悟后的深远影响。即使在千年之后,人们仍能感受到这种觉醒的力量,它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启示。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整个文明传承的一种期许,希望后世之人能够继续追寻真理,超越自我。

“笑杀沩山水牯牛”,最后这一句以幽默的方式收尾,借用水牯牛的形象,讽刺那些固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沩山是佛教圣地,水牯牛在这里象征着传统的束缚和无知。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鼓励人们勇于突破常规,追求真正的自由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探讨了觉醒、自由与智慧的主题,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理,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题李太白画像

函关有客乘青牛,西游直上昆崙丘。

长庚一点落人世,飘然又作人间游。

虬龙之姿风雨笔,六代无人气萧瑟。

骊珠万斛起光芒,天地无云星斗湿。

泰山不动黄河清,美人一去三千龄。

天风何处爽毛骨,月明沧海骑长鲸。

(0)

感兴二十一首·其十八

天地一嘘吸,潮汐互来往。

阴阳一昼夜,一岁相消长。

我生人世间,一身有天壤。

天地宁有终,我已归惚恍。

仲尼欲知来,百世如指掌。

区区小智徒,推测劳臆想。

吾观佛氏书,醯鸡谈瓮盎。

(0)

赠写真朱梅癯

梅花蜕尘埃,一癯傲冰雪。

孰能写其真,山中有孤月。

今朝写老月,梅花似多情。

月本无实相,相逐梅花生。

梅香远更清,月色寒亦好。

共结无情交,万古长不老。

(0)

答妇

我行桃未开,我归笋成竹。

久客欲何成,苍苔绕吾屋。

书灯仍旧青,客鬓非故绿。

妇亦笑我痴,胡不舍句读。

老生方隐几,起坐一捧腹。

方今圣明代,四民各有属。

上者万钟荣,下者一廛足。

簪组吾弗任,耕稼非所服。

手镘诚乃劳,庶以功易粟。

卿言亦大好,吾计固已熟。

百年须几何,勿使两眉蹙。

妇笑更谓余,新醅似堪漉。

(0)

次韵周鼎仲拙斋

茫茫宇宙一庐蜗,人事无涯生有涯。

冷看世情穷百巧,孰知天意故多乖。

骑牛春谷云生袂,抱瓮晨畦月满怀。

屋角鸣鸠宫徵足,素琴何用八音谐。

(0)

凝夜行大野湖中

湖海三生一念差,扁舟夜夜舣芦花。

身经雁帛飞来地,梦绕龙梭化处家。

溪语船头风力顺,露明篷隙月痕斜。

若无织女支机石,谁信河源八月槎。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