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嘘吸,潮汐互来往。
阴阳一昼夜,一岁相消长。
我生人世间,一身有天壤。
天地宁有终,我已归惚恍。
仲尼欲知来,百世如指掌。
区区小智徒,推测劳臆想。
吾观佛氏书,醯鸡谈瓮盎。
天地一嘘吸,潮汐互来往。
阴阳一昼夜,一岁相消长。
我生人世间,一身有天壤。
天地宁有终,我已归惚恍。
仲尼欲知来,百世如指掌。
区区小智徒,推测劳臆想。
吾观佛氏书,醯鸡谈瓮盎。
此诗《感兴二十一首(其十八)》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天地、潮汐、阴阳、生命与时间的循环对比,以及对孔子、佛教思想的引用,表达了对宇宙、人生和时间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地一嘘吸”,以天地的呼吸比喻宇宙的运行,暗示宇宙的动态与生命的气息相连。次句“潮汐互来往”,将潮汐的涨落与生命的起伏相对比,强调了自然规律与生命状态的相似性。接着,“阴阳一昼夜,一岁相消长”描绘了昼夜更替与季节变换,象征着生命与时间的循环往复。
“我生人世间,一身有天壤”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指出人在广阔宇宙中的渺小与独特存在。接下来,“天地宁有终,我已归惚恍”表达了对宇宙永恒与个体生命短暂的感慨,暗示了生命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之间的对比。
“仲尼欲知来,百世如指掌”引用孔子的话,表达对未来的预见与理解,暗示了智慧与知识的力量。然而,“区区小智徒,推测劳臆想”则指出即使是智慧之人,对于未来也难以完全把握,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后,“吾观佛氏书,醯鸡谈瓮盎”借用佛教与俗世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学的深思。醯鸡(一种昆虫)谈论瓮盎(陶罐),象征着不同视角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强调了个体经验与普遍真理之间的差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时间、智慧与信仰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