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童列仗严如兵,诛奸号令雷风行。
俄闻一物不遂性,急传口诏春阳生。
真童列仗严如兵,诛奸号令雷风行。
俄闻一物不遂性,急传口诏春阳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力量的场景。诗人以“真童列仗严如兵”开篇,将天真无邪的孩童比作严肃的士兵,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诛奸号令雷风行”,暗示着这些孩童如同执行正义的使者,以雷霆万钧之势清除邪恶,维护秩序。这种比喻既展现了孩童的纯真力量,也暗含了对正义与纯洁的向往。
“俄闻一物不遂性,急传口诏春阳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发现有一物违背了自然之性后,孩童们迅速行动,传达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象征着他们不仅能够识别并抵抗邪恶,还能带来希望与新生。这一句通过春阳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生命力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孩童的形象寓言般地探讨了正义、纯洁与生命的力量,以及它们在面对不公与挑战时所展现出的积极影响。诗中充满了寓意,引导读者思考人性、道德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璇宫罢夜织。弄玉催停骖凤翼。归去钟陵旧宅。
算唐韵四声,曾佣仙笔。瑶台弟一。
问绣襦、甲帐谁识。陪清课,叠笺试墨,此福最消得。
予亦。救贫无策。叹纸贵、研斗价失。丝阑愁与共擘。
脉望何功,字枉三食。赋情空自惜。
况乱久、漂蘦钿尺。双飞远,江山如梦,坐对两悽恻。
风悭雨歰。正香醉红酣,盼归吴客。
泪眼未晴,愁染屏风猩色。
羞掩沈香露绮,竞艳冶、名花倾国。
绛蜡高烧,照夜妆、扶影亭亭,难认应感孤寂。
芳酒兰镫帷夕。清漏转、庭曲犹闻刀尺。
梦短路长,知在江南江北。
钗朵归期近远,更怕底、吹残玉笛。
笑靥迎门,且对花、重与温存,细酌宜城春碧。
云沈芒砀,天低淮泗,雄藩自古徐州。
山暝断蛇,台空戏马,王图霸气全收。雕鹗阵盘秋。
问逐余秦鹿,谁是英俦。
戍鼓声中,落鸿霞外,见黄楼。中权扼锁咽喉。
有三军辫发,上将兜鍪。
丝管夜阑,旌旗昼静,连营坐拥貔貅。琴客最风流。
想射堋分的,筝队飞毬。
醉指东南半壁,谈笑看吴钩。
翠老红零。听汉调秦筝,泣雁飘萤。
梦冷丝管,眉锁山屏,朱鸟影坠空冥。
替孤飞雌凤,写旧怨、彩笔无灵。又逢君。
似龟年法曲,天乐泠泠。
家山几回舞破,按梵字霓裳,酒酌长星。
锦瑟人长,罗裙蝶化,银烛泪洒中庭。
甚津桥杨柳,鹃啼后、依旧垂青。醉还醒。
忆昨宵尊酒,双照红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