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意凉来觉渐亲。潇湘枕簟暗生尘。
里头闲坐讽汀蘋。
夜雨低徊心上事,朝云依约画中人。
隔墙钗钏久无闻。
烛意凉来觉渐亲。潇湘枕簟暗生尘。
里头闲坐讽汀蘋。
夜雨低徊心上事,朝云依约画中人。
隔墙钗钏久无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烛意凉来觉渐亲",暗示夜晚降临,烛火微弱,诗人感受到那份逐渐浓厚的清凉之意,仿佛与孤独的心境更加贴近。"潇湘枕簟暗生尘",通过描写枕头和竹席上的暗尘,流露出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的感慨。
"里头闲坐讽汀蘋",诗人独自坐在室内,对着汀洲上的蘋花默默吟咏,寓含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思念。"夜雨低徊心上事",夜雨滴答,勾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那些难以言说的心事在雨声中回荡。
"朝云依约画中人",诗人将心中的理想或怀念寄托于画中的女子,她如同朝云般飘渺,只能在画中相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法触及的遗憾。最后,"隔墙钗钏久无闻",以远处传来的钗钏声消失,暗示着生活的平静与寂静,也隐含了对往昔热闹生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浣溪纱》(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樊增祥内心的孤寂、怀旧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大鹏高飞绝南国,万里扶摇六月息。
归来老屋玩图书,细看箕畴终用十。
飘飘美人贮八斗,凛凛长身逾九尺。
技学屠龙未能试,桑田成海嗟何及。
游泳词林醉六经,熟路何资鞭辟力。
子陵不报故人书,商翁终为太子客。
嗟余抱病深山深,惭与比邻少相识。
破砚秃笔那复存,惟有当年无孔笛。
四海交游晚得君,不意于余情最密。
花落花开能几日,终不如孟郊韩愈为云龙,上下东西不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