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二》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

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0)
注释
珥笔:手持玉笔。
西归:向西返回。
紫宸:皇宫。
典册:典章书籍。
麟:麒麟,古代象征祥瑞的兽,此处指稀有珍贵的文献。
此事:指代前文的‘麟书’之事。
宁论:岂止谈论。
晋:晋朝,这里可能暗指历史或某位晋代人物。
门外:门外的现实世界。
千斛米:极言丰厚的礼物。
墓中:死后。
百年人:百年寿命。
两眼:双目。
明如镜:清澈明亮像镜子。
《春秋》:儒家经典,这里可能指代史官的责任。
素臣:无为、沉默的臣子。
翻译
你持笔西行接近皇宫,因麟书难得而未得记录太平
此事交给你,怎能只与晋朝相提并论,就像当年我写《过秦论》
料想门外没有千石米的厚礼,墓中却知你百年长眠
看你双眼明亮如镜,别再以沉默的史臣自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诗人在雨中的台头寺为友人李邦直送行,李邦直将赴史馆任职。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胸怀与智慧。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 这两句描绘了李邦直即将赴任的景象。“珥笔”指代官员执笔之物,“紫宸”则是皇宫的代称,表明李邦直将要到达的史馆地位尊贵。这两句诗也隐含着对太平盛世和理想历史记载的向往。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 这里“此事”可能指李邦直赴任之事,或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宁论晋”则是在提醒读者,即使在太平年间,也应像评价古代的晋朝一样,保持批判的眼光。而“载我当时旧《过秦》”则是苏轼引用自己早年所作《过秦》,表达了对历史深刻认识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

"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现实关怀与超脱思想。在物质贫乏的环境下,诗人不去奢望世间的珍宝,而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思考,感悟到永恒的人格价值。

"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最后两句则是对李邦直的勉励和期许。“两眼明如镜”形象地描绘了李邦直洞察事物的能力,而“休把《春秋》坐素臣”则是在劝告他要像《春秋》那样公正无私地记录历史,不要成为庸碌无为的臣子。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赠霓裳十二首·其十一

七香霞佩午珊珊,骏马金羁照玉颜。

跋扈飞扬湖海上,前身莫是李东山。

(0)

送祝如华二首·其二

十载高山托素琴,朱弦无处觅知音。

飞霜落月河桥畔,惆怅行人发武陵。

(0)

黄生九斗携所业千里过访于其别也赠以绝句六章·其三

衮衮青云结驷游,沾沾白雪断鸿愁。

何来意气纵横甚,昨日龙门御李侯。

(0)

黄生九斗携所业千里过访于其别也赠以绝句六章·其一

万仞潮头溅客衣,布帆无恙雪中飞。

推篷面面青山色,已到严陵白石矶。

(0)

狄明叔新居河上所幸美人十数辈筑台榭以馆之余过戏赠此绝

秦台双凤太寥寥,铜雀徒闻大小乔。

何似霓裳三十二,月中楼殿斗妖娆。

(0)

过齐东不及持斗酒酹鸣皋墓二绝寄怀·其一

满眼寒山卧北邙,修文人去尚为郎。

无劳更下杨朱泣,曾共斋头种白杨。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