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高山托素琴,朱弦无处觅知音。
飞霜落月河桥畔,惆怅行人发武陵。
十载高山托素琴,朱弦无处觅知音。
飞霜落月河桥畔,惆怅行人发武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琴师在高山之上抚琴,却难以找到知音的孤独与惆怅。琴声似乎在夜空中回荡,与飞霜、落月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邃的意境。诗人通过“朱弦”这一意象,不仅指出了琴的材质,更隐喻了知音难寻的无奈与悲哀。而“飞霜落月”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清冷,将人物的情感投射于自然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最后,“河桥畔”与“武陵”两个地点的提及,或许暗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知音的渴望与失落,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怀念。
吾闻天马不受绊,谁欤操此青丝缰。
拂耳顿足三万里,草头一点西风长。
绝其刍豆傥能走,世岂复有豢龙手。
玉镶金錽朱排沫,一战功成骨先朽。
伯乐不及支公癖,放与逍遥啖春碧。
汗血全乾四蹄重,不使银鞍覆虎脊。
得无覂驾更齧膝,致令画者三掷笔。
画者乃今曹将军,能通马语取马神。
飘飘尾鬣堆若云,蓄怒未许奚官驯。
猛士掣之力不均,祇恐绳绝飞且奔。
海西所画已难得,何况骐驎出西极。
君不见骐驎出西极,又言在德不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