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逍遥楼》
《登逍遥楼》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xiāoyáolóu
táng / sòngzhīwèn

xiāoyáolóushàngwàngxiāngguān绿shuǐhóngchéngyúnjiān

běihéngyángèrqiānyīnyànshūhá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宋之问站在逍遥楼上,远望家乡所在的关塞,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绿水和云雾相间,营造出一幅柔和而迷离的画面。此景此情,反衬出了诗人的哀愁。

"北去衡阳二千里"一句,通过空间的远距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心路的艰辛。衡阳作为一个具体的地名,它既指示了一种地域的距离,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孤寂。数字"二千里"则更增添了一份遥不可及的感觉。

"无因雁足系书还"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信鸽传递思念,却又无从落笔的情感困境。在古代,信鸽是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而"雁足系书"则是一种常见的诗意象征。这里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有心向远方的亲人传达自己的思念,但又觉得语言无法表达这份深沉的情感,因此只能是无言以对,情感不能送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怀乡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题楚江春晓图

巴水雪消流浩浩,三峡猿声啼不了。

舟人挂帆南斗低,斑竹林深鸡唱晓。

大船小船相逐来,小船先待大船开。

黄陵庙前风浪恶,小船还依大船泊。

共祷龙神抛纸钱,珓杯凶恶听巫言。

但祝远人心地好,乌纱巾上有青天。

(0)

题文昌图

星中之君号文昌,开辟造化分玄黄。

脩髯玉立颀而长,黼黻云汉昭天章。

驾风鞭霆游八荒,下视九点烟苍苍。

我欲从之翱且翔,翩然骑云朝紫皇。

勾陈玄武森在傍,呈琅玕兮沐恩光。

是用作歌孝友张,福我寿我期无疆。

(0)

题罗浮仙人便面图

我有齐纨之扇面,大如青天之玉盘。

中画罗浮古仙子,风裳月佩如飞鸾。

十月江南花信早,孔雀屏前春浩浩。

愿持此扇朝暮看,一轮宝月长团团。

(0)

邬子茶

邬子冈头紫笋生,寄来蓓蕾见高情。

茶经漫学卢仝赋,水品长怀陆羽评。

雪乳满瓯消午梦,风涛一榻起秋声。

兴来便欲逃禅去,绣佛灯前坐到明。

(0)

左蠡

彭蠡之湖深复深,月黑夜泊天沉沉。

波涛时时鬼神会,风雨往往蛟龙吟。

神禹疏凿自开辟,篙师往来无古今。

千金一壶何足论,险易只凭方寸心。

(0)

望海觞咏·其一

太常博士金闺彦,也爱长斋绣佛前。

放浪形骸当九日,康强筋力称馀年。

临池写字鹅翻雪,隔竹煎茶鹤避烟。

昨日登高东海上,时人称是地行仙。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