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楼台诮似玉。
向红炉暖阁院宇。
深庭广排筵会,听笙歌犹未彻,渐觉轻寒,透帘穿户。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酒帘如故。
想樵人、山径迷踪路。料渔人、收纶罢钓归南浦。
路无伴侣。见孤村寂寞,招飐酒旗斜处。
南轩孤雁过,呖呖声声,又无书度。
见腊梅、枝上嫩蕊,两两三三微吐。
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楼台诮似玉。
向红炉暖阁院宇。
深庭广排筵会,听笙歌犹未彻,渐觉轻寒,透帘穿户。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酒帘如故。
想樵人、山径迷踪路。料渔人、收纶罢钓归南浦。
路无伴侣。见孤村寂寞,招飐酒旗斜处。
南轩孤雁过,呖呖声声,又无书度。
见腊梅、枝上嫩蕊,两两三三微吐。
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图景。"同云密布"与"撒梨花、柳絮飞舞"交织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意,天空中的云朵密布,下方则是梨花和柳絮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楼台诮似玉"则是对建筑物的形容,其白如玉石,显得洁净与高雅。
接下来,诗人转向室内,"向红炉暖阁院宇"写出了一个温馨的空间,红炉的热气让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暖。"深庭广排筵会"表明这是一个宴席的场合,而"听笙歌犹未彻"则透露出诗人对音乐的享受和期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觉轻寒,透帘穿户"却让人感受到春日里的微凉。外部环境的转换引出了"乱飘僧舍,密洒歌楼,酒帘如故",这里的"乱飘"和"密洒"描绘出一种繁忙而又热闹的场景,而"酒帘如故"则是对往日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
诗人随后转向自然景物,"想樵人、山径迷踪路"中蕴含着对远方樵夫的思念以及他们在曲折的小路上行走的情形。"料渔人、收纶罢钓归南浦"则是对渔人的生活状态的描写,他们收起渔网准备返回南浦。
随后的"路无伴侣"表达了一种孤独感,诗人在这条没有伙伴陪伴的道路上行走。"见孤村寂寞,招飐酒旗斜处"则是对一个安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小村庄的描绘,以及对那里的酒旗所引发的一种淡淡的情愫。
最后,"南轩孤雁过,呖呖声声, 又无书度"中,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野鸭的声音,但却没有书信可以寄托自己的思念。"见腊梅、枝上嫩蕊,两两三三微吐"则是对腊梅初放时的细致观察,这些小巧而又生机勃勃的花朵在枝头轻轻绽放。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精妙描写,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沉的情感。
文命殿角东北左,上有梅梁铁交锁。
传闻旧时枝叶生,木质鳞身无不可。
有时匹练离朱栱,归带湿萍光欲动。
低头下吸菲岭泉,奋髯直入阳明洞。
旁观但怪香火浓,顷刻即令风雨送。
尔不见饥乌啄鼓来馈食,走入嵩高化为石。
禨祥祸福傥或是,阴阳幻变谁能测。
玉笥观挂白玉梁,含元追下流血柱。
异事苟逢博物问,后来那得详其故。
卷丹云,凝素雾,玉箫九成奠雕俎。
登歌升降只仰俯,呜呼梅梁匆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