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shèngzhìtóngguānkǒuhào
táng / zhāngjiǔlíng

línlínchénglěihuāngliángkōngshùlóu
zàizàixiǎnfāngzhīwángdàoxiū

注释
嶙嶙:形容城墙残破不整、参差不齐的样子。
故城垒:昔日的城墙工事。
荒凉:形容环境萧条冷落,缺乏生机。
空戍楼:无人值守的军事哨楼,此处强调其空置荒废的状态。
在德不在险:指国家的安危兴衰主要取决于是否实行仁德之政,而非依赖地理险要。
方知:这时才明白,表示经过观察或思考后得出的领悟。
王道:古代儒家主张的以仁义治国、以德服人的理想政治道路。
休:此处意为停止、结束,引申为衰落、消亡。
翻译
古老城墙残破不堪,荒芜中唯有空荡的戍楼矗立。
国家的安定在于施行德政而非依赖天险,此刻才明白王道之理已然衰微。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从这四句来看,诗人通过对古城堡垒和戍楼的描绘,表达了对王道宽松、德政的赞美。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这两句以景物起兴,设定了一种历史沧桑、人迹罕至的氛围。故城垒指的是古时遗留下来的城堡,嶙嶙形容其雄伟而参差不齐的样子;戍楼则是边塞上用于军事防御的小楼,荒凉和空寂寥表达出一种废弃与孤独。这里诗人通过对古代遗迹的描写,引出了历史的沉重感。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这两句则是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这两句中,“在德不在险”意味着治国理政以德为本,不靠险要与武力;“方知王道休”则表明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君主实行仁德之道,人民才会感到安宁和幸福。诗人通过这种哲理性的言论,肯定了文治胜于武功的政治观念。

总体来看,这四句诗既有对古代历史遗迹的描绘,又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理想和文化内涵,是一首颇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汉川

道路通襄野,风烟近楚天。

地卑荒巨泽,山断见平川。

舟楫自此去,音书谁与传。

西南是巴峡,应尽落霞边。

(0)

谢人惠生日诗二绝·其二

寿我新诗意甚勤,此难专享要平分。

愿从蓟子摩铜狄,可谢苏公赠铁君。

(0)

啖荔子戏作

已觉香皮腥染乾,渐忧熟颗鸟衔残。

高攀上帝红云朵,笑撮仙人白玉丹。

(0)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其五

远景楼高风月清,酒酣要看笔纵横。

山川有待君知否,可是东坡赋不成。

(0)

峡山寺

地辟天分碧峡嵬,雷奔电激驾潮回。

神移古殿名犹在,石架禅房势欲摧。

璧月近依朱槛转,冰泉暗度白云来。

南游瘴国吾何恨,怀抱多从此地开。

(0)

四月二十三日始设酒禁试东坡羹一杯其味甚真觉曲糵中殊无寸功也食已得三诗·其二

评诗要平淡,此语吾不然。

大千自有舌,何用长短篇。

谓是天送句,端正落我前。

旋闻口吻鸣,颇益心肠煎。

少陵耽句佳,欲以一死捐。

是中有真意,靖节差独贤。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