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改东风欲自南,细推寒暑此时酣。
芍兰从古传溱洧,童冠于今可二三。
燕语莺啼何所恨,桃秾李郁为谁贪。
暮春佳气年年胜,无数晴光动翠岚。
未改东风欲自南,细推寒暑此时酣。
芍兰从古传溱洧,童冠于今可二三。
燕语莺啼何所恨,桃秾李郁为谁贪。
暮春佳气年年胜,无数晴光动翠岚。
此诗描绘了暮春时节东郊的景象,洋溢着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句“未改东风欲自南”以东风未改,暗示季节更迭,却仍带有一丝温暖,引出下文对自然与人事的细腻观察。
“细推寒暑此时酣”一句,通过“细推”二字,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寒暑交替,正是春天最浓郁的时刻。接着,“芍兰从古传溱洧,童冠于今可二三”,将传统习俗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芍药花开,溱洧河边,孩童与成年人们欢聚一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燕语莺啼何所恨,桃秾李郁为谁贪”两句,以燕子的呢喃和黄莺的啼鸣,以及繁花似锦的桃李,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诗人以“恨”和“贪”字,赋予自然界的生灵以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与敬畏。
最后,“暮春佳气年年胜,无数晴光动翠岚”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每年暮春时节的美景都胜过前一年,无数晴朗的阳光在翠绿的山岚中闪烁,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美好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暮春东郊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拖袖事当年,郎教唱客前。
断时轻裂玉,收处远缲烟。
孤直縆云定,光明滴水圆。
泥情迟急管,流恨咽长弦。
吴苑春风起,河桥酒旆悬。
凭君更一醉,家在杜陵边。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
龙蛇不成蛰,天地划争回。
却碾空山过,深蟠绝壁来。
何须妒云雨,霹雳楚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