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窗叔用前韵相寄时留村舍和以谢之·其二》
《八窗叔用前韵相寄时留村舍和以谢之·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

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

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

多少名园富花石,争如书圃付儿孙。

(0)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两句,通过对流水变迁与山石不移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易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下来的"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表明了诗人对于功业和品德的重视,以及这种积累需要时间的深刻认识。这里的"忍亏篑"暗示了一种隐忍不发、默默耕耘的精神状态。

"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往昔生活场景的回忆。"旧燕"指的是过去的家园,而"空梁语"则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空旷的房梁间回响的往日欢声笑语。"俯仰飞鸿踏雪痕"则是对自然界中鸟迹的观察,通过这种静谧的画面,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

最后,"多少名园富花石,争如书圃付儿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后世的美好祝愿。"名园富花石"描绘了一幅繁华而静谧的景象,而"争如书圃付儿孙"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美好的东西能够传承给子孙后代,成为他们知识与智慧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寓山水之中的高远情怀,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和仇山村九日吟卷

暮秋景物觉荒凉,触景凭高溯杳茫。

归隐清如陶靖节,苦吟瘦似沈东阳。

烟横晚浦蒹葭碧,霜落寒林橘柚黄。

追想汉宫当日事,赐萸宴罢谢君王。

(0)

满庭芳.寿黄状元三月初八

桃浪翻花,柳风飘絮,翠蓂八叶呈芳。

奎星初度,箕宿耀祥光。

元是降神崧岳,生英杰、奇伟非常。

文章士,青春未老,一鹗快飞黄。

登瀛,平步上,鳌头独占,头角轩昂。

主琼林宴席,荣冠绿衣郎。

归侍彩俱庆,逢生旦、品上椒觞。

从今去,公侯谈笑,福寿等天长。

(0)

无恙

北去初无恙,传疑路不通。

戈鋋亭障密,榜牍训辞工。

落日鸟飞急,空山花自红。

若为能诅盗,桑匕斗星中。

(0)

青玉案·其一

行人欲上来时路。破晓雾、轻寒去。

隔叶子规声暗度。

十分酒满,舞裀歌袖,沾夜无寻处。

故人近送旌旗暮。但听阳关第三句。

欲断离肠馀几许。

满天星月,看人憔悴,烛泪垂如雨。

(0)

踏青

绮场纷纷十里赊,望中烟景半春华。

人游宝历青丝骑,路隘土桥金犊车。

绿衬凤头垂径草,红攒鹢首照汀花。

夕阳敲镫馀欢在,不惜鹴裘认酒家。

(0)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

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卮。

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鸡庖兔下筹美,盘实飣餖栗与梨。

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尽醉安可辞。

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欹。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厘。

间以辨谑每绝倒,岂顾明日无晨炊。

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

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

露才扬己古来恶,卷舌噤口南方驰。

江湖秋老鳜鲈熟,归奉甘旨诚其宜。

但愿音尘寄鸟翼,慎勿却效儿女悲。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