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鸿泽满,暑气虫阶谢。
携客眺寒原,居人敛馀稼。
酒取脱枝温,席以柔莎藉。
馀照在单椒,暝色生林下。
泫露亘天垂,巨壑当岩泻。
微风度灌吟,澹月流云罅。
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
宁于蟪蛄春,而慕燕雀夏。
视后无虚鞭,规前有戒驾。
怀哉古已遥,逝者今方乍。
勿叹平分秋,更卜将来夜。
秋声鸿泽满,暑气虫阶谢。
携客眺寒原,居人敛馀稼。
酒取脱枝温,席以柔莎藉。
馀照在单椒,暝色生林下。
泫露亘天垂,巨壑当岩泻。
微风度灌吟,澹月流云罅。
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
宁于蟪蛄春,而慕燕雀夏。
视后无虚鞭,规前有戒驾。
怀哉古已遥,逝者今方乍。
勿叹平分秋,更卜将来夜。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在城北小山上的一次登高赏景活动。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独特氛围和情感体验。
首句“秋声鸿泽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鸿雁南飞,满地的落叶与秋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接下来,“暑气虫阶谢”则从季节转换的角度,描述了夏日的炎热逐渐消散,虫鸣也随着暑气的退去而渐渐消失。
“携客眺寒原,居人敛馀稼”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登山的情景。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寒冷的原野,居人们正在收割剩余的庄稼,展现出一幅农忙结束后的宁静画面。
“酒取脱枝温,席以柔莎藉”表现了他们在山顶饮酒取暖,铺上柔软的草席坐下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时光的喜悦。
“馀照在单椒,暝色生林下”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山顶,暮色渐浓,笼罩着山下的森林,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泫露亘天垂,巨壑当岩泻”通过露珠垂挂于空中,巨壑间水流奔腾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动态美。
“微风度灌吟,澹月流云罅”描绘了微风吹过灌木丛,发出轻吟,淡月透过云层洒下柔和的光芒,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静谧感。
“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相聚时光的珍惜。
“宁于蟪蛄春,而慕燕雀夏”通过昆虫与鸟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视后无虚鞭,规前有戒驾”意味着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提醒自己要谨慎前行,不虚度光阴。
“怀哉古已遥,逝者今方乍”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勿叹平分秋,更卜将来夜”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鼓励人们不要因眼前的困难而叹息,而是要积极面对未来,寻找新的希望与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兰缸摇晕,正房栊悄悄,画屏尘满。
长夜雁声来枕侧,中带江南新怨。
旧苑莺残,遥汀鸥散,料也无佳伴。
羡君归早,燕关草碧如染。
我亦身世凄凉,难成乡梦,抱影吟孤馆。
细雨蘼芜江岸阔,回首不胜销黯。
古瑟弹冰,闲箫裂玉,帘隔春星远。
月华全黑,一绳风外吹断。
院浅窗明,墙低户彻。并照微嫌有娇月。
庭花乍回髻罥露,瓶荷半堕奁堆雪。
两襟同,四更转,困时节。帘畔昵人香正爇。
屏畔待人衾方叠。万一冰肌共偎热。
当中贴鸳留影在,将明化凤随灯灭。
罢欢才,宿酲妥,和衣说。
未归南北,又长江西上,扁舟东逝。
大九州才洼数点,中外平分一水。
醉吸鲸杯,寒披鹤氅,目断猋轮驶。
羁愁搅梦,海天清角吹碎。
翻笑水阁吴娘,五湖懒去,不共天随子。
一块人间无用月,辛苦照人何意。
燕北呼屠,峤南续雅,万五千余里。
重寻黄歇,雕楼横矗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