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塘一带盈盈水,浅映红霞。柳影风斜。
鸡鶫飞烟落藕花。帘阴小坐挥团扇,翠剪双钗。
凉晕单纱。晓试新妆玉辟邪。
银塘一带盈盈水,浅映红霞。柳影风斜。
鸡鶫飞烟落藕花。帘阴小坐挥团扇,翠剪双钗。
凉晕单纱。晓试新妆玉辟邪。
这首清代杨芸的《采桑子·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景象。"银塘一带盈盈水",诗人以银色的池塘为背景,水面清澈,仿佛满载着盈盈的月光或晨露,映照着红霞,色彩斑斓。"浅映红霞"四字,既写出水色与天光的交融,又暗示了时光的流转。
"柳影风斜",通过柳树的婆娑身影和微风的吹拂,营造出一种轻柔的动态美,让人感受到夏日微风的宜人。"鸡鶫飞烟落藕花",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生动画面,鸡鸣声中,炊烟袅袅升起,飘落在盛开的荷花上,增添了宁静中的生机。
"帘阴小坐挥团扇",诗人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帘下乘凉的小憩场景,团扇轻轻摇动,带走了暑热,也带出了女子的娴静与优雅。"翠剪双钗"则借女子头上的翠绿发饰,展现了她的秀美和闺房的精致。
最后两句"凉晕单纱,晓试新妆玉辟邪","凉晕单纱"形容纱质的轻盈,女子清晨起来,对着镜子试妆,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玉辟邪"则可能是精致的玉制饰品,暗含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田园风光和闺阁生活,流露出清新淡雅的气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
名满人间。记黄金殿,旧赐清闲。
才高鹦鹉赋,风懔惠文冠。
涛波何处试蛟鳄,到白头、犹守溪山。
且做龚黄样度,留与人看。桃溪柳曲阴圆。
离唱断、旌旗却卷春还。
襦裤寄馀温,双石畔、唯闻吏胆长寒。
诗翁去,谁细绕、屈曲阑干。
从今后、南来幽梦,应随月度云端。
禅房何许最清深,庾岭梅边晋竹林。
饷客好山胜挈榼,遗予病骨任支琴。
应餐秀色咽溪茗,想待暗香来水沉。
何似拍浮从我醉,夜船藉月碧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