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四》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四》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切智虑不及处,旷劫无明坏灭时。

顶相后常光照曜,髑髅前略露风规。

根尘不敢覆藏者,生死那能染污之。

消汝去来颠倒想,共瞻遗像入追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为庆祝云庵生辰而作的十一首诗之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表达了对云庵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智慧与修行的赞美。

首句“一切智虑不及处”,意味着云庵的智慧超出了凡人的理解范围,达到了一种无法以人类知识衡量的高度。接着,“旷劫无明坏灭时”则进一步强调了云庵能够洞察并超越无尽时间中的无知与迷惑,展现出其深邃的智慧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顶相后常光照曜,髑髅前略露风规”两句,通过描述云庵头顶的光芒和骷髅前的风范,象征着其智慧与道德的光辉,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影响和启迪了周围的人。这里的“顶相”和“髑髅”分别代表了智慧与无常,云庵以其独特的风范展示了如何在智慧与无常之间保持平衡。

“根尘不敢覆藏者,生死那能染污之”则表达了云庵对于世俗欲望和烦恼的超然态度。他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也不让内心的杂念蒙蔽真我,因此能够保持清净,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

最后,“消汝去来颠倒想,共瞻遗像入追思”则是诗人希望读者能够从云庵的智慧中汲取力量,消除对过去与未来的错误观念,共同怀念云庵的形象,并深入思考其留下的精神遗产。这不仅是对云庵个人的纪念,也是对佛法智慧的传承与弘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云庵作为一位高僧的非凡智慧和高尚人格,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别平江扬元鼎二首·其一

染指鼀羹有子云,乃能留客话皇坟。

不知造化何悭甚,遣出平江要别君。

(0)

小除过卢子俞作

今夜人间是小除,归途迂曲访君居。

村深事简携杯外,閒把诗篇细卷舒。

(0)

九峰僧房看山

寺前寺后木弯环,殿里庄严佛一般。

衲子开窗还礼拜,生株何用巧彫残。

(0)

九峰过重阳·其二

登高却是今最高,九峰寺上诵庄骚。

茶话恰宜汤饼素,满身风痒怕村醪。

(0)

和东玉少卿谢春卿防禦新茗

尝陪星使款高牙,三月欣逢试早茶。

绿绢封来溪上印,紫瓯浮出社前花。

休将洁白评双井,自有清甘荐五华。

帅府诗翁真好事,春团持作夜光誇。

(0)

次韵柯弟太博见示超化牡丹·其二

一朵鞓红折寺园,忽惊寒律动春暄。

非关花好难栽接,自是天时变木根。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