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禹穴至阳明洞》
《访禹穴至阳明洞》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宛委山前舣画船,攀萝渐入太霄边。

因寻大禹藏书穴,深入阳明古洞天。

万壑秋光含细籁,数峰寒玉立苍烟。

宝函金篆久稀阔,欲就皇人讲数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fǎngxuézhìyángmíngdòng
sòng / zhāngbǎi

wǎnwěishānqiánhuàchuánpānluójiàntàixiāobiān

yīnxúncángshūxuéshēnyángmíngdòngtiān

wànqiūguānghánlàishùfēngháncāngyān

bǎohánjīnzhuànjiǔkuòjiùhuángrénjiǎngshùpiān

翻译
在宛委山前停泊画舫,沿着藤蔓慢慢接近天空边际。
寻找大禹藏书的洞穴,深入阳明洞天的古老秘境。
千沟万壑秋色中回荡着细微的声音,几座山峰如寒玉矗立在苍茫烟雾中。
珍贵的书籍篆刻着金色文字,长久以来难得一见,我渴望向皇帝讲解其中篇章。
注释
宛委山:形容山势曲折蜿蜒。
舣:停船靠岸。
攀萝:攀爬藤蔓。
太霄边:天空的边缘。
大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藏书穴:传说中大禹藏书的地方。
阳明古洞天:指道教名胜,可能指阳明洞。
万壑:众多山谷。
秋光:秋天的景色。
细籁:细微的声音。
寒玉:形容山峰如玉般清冷。
苍烟:苍茫的烟雾。
宝函:珍贵的书函。
金篆:用金色篆书写的文字。
皇人: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讲数篇:讲解一些篇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人探幽寻秘的画面。开篇“宛委山前舣画船,攀萝渐入太霄边”两句,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艘小船在宛委山前缓缓行进,穿过缭绕的藤萝,逐渐深入到神秘的太霄之境。这里的“画船”不仅是实景的描写,也寄寓了诗人对古人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探寻。

接着,“因寻大禹藏书穴,深入阳明古洞天”两句,表达了诗人为了追寻大禹时期所藏之书而深入到阳明古洞。这里的大禹通常指的是夏禹王,传说中他治理洪水有功,因此被后世尊为圣人。而“阳明古洞天”则是诗人想象中的一个神秘空间,既有地理之美,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万壑秋光含细籁,数峰寒玉立苍烟”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万壑秋光”、“数峰寒玉”都是对山水之美的赞叹,而“细籁”、“苍烟”则是对秋日清净气氛的生动描绘。

最后,“宝函金篆久稀阔,欲就皇人讲数篇”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珍贵典籍和历史知识的渴望。这里的“宝函金篆”指的是装有重要文献或经典的精美容器,而“皇人”则是对帝王或尊贵之人的称呼。诗人希望能够向这些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学习,讨论那些珍贵而稀少的篇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古籍典故的追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智慧的尊崇。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次韵志宏赠丹霞师

倾盖相逢亦有缘,那堪心契更同年。

六根净处三生现,一点通时万法全。

莲社子能知旧侣,香山我亦学癯仙。

丹霞妙悟思良觌,千偈澜翻看涌泉。

(0)

上元日二首·其一

去年玉辇侍端门,灯满鳌山讶晓暾。

寂寞沙阳山水里,也将膏火照黄昏。

(0)

春词二十首·其八

寂寂春林杜宇啼,劝人只道不如归。

我今归思何须劝,借尔翩翻两翅飞。

(0)

余抵沙阳之夕民居延火几爇官局因念以论水得罪复以火惊殊可笑叹戏成此诗

囊封论水谪天涯,才到沙阳火复随。

本为玄冥遭放逐,却因回禄更惊疑。

生辰端是穷申未,学易何曾悟坎离。

烂额焦头那足惜,只愁蓬迹久飘移。

(0)

访李道士·其二

诛茅独占溪一曲,时有白云来伴宿。

自言身在此山中,暮暮朝朝看不足。

(0)

江南六咏·其二

江南云,片片飞来湘水滨。

愁绝苍梧鼓瑟女,怅望阳台行雨神。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