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景物觉荒凉,触景凭高溯杳茫。
归隐清如陶靖节,苦吟瘦似沈东阳。
烟横晚浦蒹葭碧,霜落寒林橘柚黄。
追想汉宫当日事,赐萸宴罢谢君王。
暮秋景物觉荒凉,触景凭高溯杳茫。
归隐清如陶靖节,苦吟瘦似沈东阳。
烟横晚浦蒹葭碧,霜落寒林橘柚黄。
追想汉宫当日事,赐萸宴罢谢君王。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的萧瑟景象,诗人登高远望,心中涌起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往事的沉思。首句“暮秋景物觉荒凉”直接点出季节的凄凉,随后通过“归隐清如陶靖节”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敬仰,以他的清高自比。接着,“苦吟瘦似沈东阳”借沈约的典故,暗示自己在诗歌创作中的刻苦与执着。
“烟横晚浦蒹葭碧,霜落寒林橘柚黄”两句,通过描绘晚浦的芦苇和寒林中金黄的橘柚,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色画卷,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最后,诗人联想到汉宫旧事,提及重阳赏菊的习俗,以“赐萸宴罢谢君王”表达对盛世不再、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隐逸情怀,又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面对乱世的无奈与寄托。黄庚的笔触细腻,语言含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已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
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
寺去人烟远,城连塞雪深。
禅馀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车骑秦城远,囊装楚客贫。
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
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
不见当关呼早起,曾无侍史与焚香。
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绕宅墙。
白发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