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
不见当关呼早起,曾无侍史与焚香。
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绕宅墙。
白发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
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
不见当关呼早起,曾无侍史与焚香。
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绕宅墙。
白发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首句“邅回二纪重为郎”中的“邅回”,意指返回或再次成为,而“二纪”可能指的是年份,“重为郎”则意味着重新担任某种职位或身份。整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迁升新职的祝贺。
“洛下遥分列宿光”中的“洛下”指的是洛阳城下,而“遥分”则表示远隔,“列宿光”是星辰的比喻,暗示着天各一方,心却相连。
第三句“不见当关呼早起”中,“不见”意味着无法目睹,“当关”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关口或时刻,“呼早起”则表达了对朋友清晨唤醒的场景的想象。
接着是“曾无侍史与焚香”,这里“曾无”意味着从未有过,而“侍史”通常指的是历史记载者,“与焚香”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或祈求之礼。整句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无奈。
中间两句“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绕宅墙”,通过描写春日里花开满径(“三花秀色”)及溪流环绕住宅(“十字清波绕宅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赞赏和对朋友居所的美好想象。
最后两句“白发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在这里,“白发青衫”可能暗示着岁月流逝,人事更迭,而“谁比数”则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情谊难以衡量的深沉之感。“相怜只是有梁王”中,“相怜”指的是彼此间的情意,“只是有梁王”则是说只有梁王能与诗人在这份情谊上相提并论。
总体来看,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祈年念寰宇,岂独廑山左。
山左实灾馀,饥溺益切我。
去岁已两熟,民情幸稍可。
必得绥屡丰,元气乃大妥。
封章传喜音,稠叠天恩荷。
雪足雨复沾,麦佳禾将播。
忆我前巡狩,悯彼遭坎坷。
每念鸠鹄形,为之中夜坐。
粟帑匪所惜,旬宣不教惰。
亦惟尽此心,更赖天悔祸。
三时苟无愆,二釜庶免饿。
劳徕咨勉旃,休息政犹夥。
仲春月二日,自京始发轫。
雪后宜快晴,土脉溥滋润。
心幸胜往年,麦收拟转瞬。
巡方逮半月,山地燥颇迅。
谓当一雨佳,耕犁及时趁。
五台值密雪,又恐伤苗嫩。
大吏亲奏言,保阳雨盈寸。
度岭雪都消,以此释忧闷。
今朝京报至,亦得甘膏信。
地气益沾溽,发生日以奋。
麦熟洗心雨,闻诸老农论。
志喜吟长言,吾将命田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