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父论情是至亲,若为见卖苟全身。
发崔冤魄旋无憾,眼见君侯杀伯春。
诸父论情是至亲,若为见卖苟全身。
发崔冤魄旋无憾,眼见君侯杀伯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内部的情感纠葛和道德困境。"诸父论情是至亲",暗示家族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然而亲情在极端情况下似乎被置换了,表现为"若为见卖苟全身",即为了保全自身,可能会出卖亲人。诗人以"发崔冤魄旋无憾"来表达对这种背叛行为的强烈谴责,认为即使牺牲的是无辜者(崔冤魄),这种行为也难以洗刷其罪恶。最后,"眼见君侯杀伯春"揭示了主人公亲眼目睹尊贵的人物(君侯)亲手杀害另一位亲人(伯春),这无疑加深了诗中的悲剧色彩和对不义行为的揭露。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家庭悲剧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道德的沦丧。
元始家风,混物先天,体合太微。
运九阳丹鼎,龙吟虎啸,云奔电闪,紫雾腾飞。
戏弄骊珠,无间飘渺,光迸流霞照坎离。
通玄妙,看余家手段,别有神威。自然掌掘天机。
动斡运参罗斗柄随。
喝龙泉宝剑,光冲碧落,群魔胆颤,百怪倾危。
富国安民,清平快乐,无相真人出世期。
书旧诏,赴蓬莱阆苑,物外仙归。
秋半红桥路。是曾孙、几尘夙幸,此生奇遇。
天上人间同宴集,仙乐风飘处处。
遍纷郁、非烟非雾。
光近玉皇颜咫尺,共欢呼、鳌抃霞觞举。
高会散,碧云暮。至今瑞鹤犹能舞。
几千年、同亭祠下,赛神箫鼓。
再拜乞灵三奠酒,小驻霓旌容与。
半隐约、如传好语。
为送维鱼来入梦,向龙潭、时洒纷纷雨。
齐和曲,踏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