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藩墉亿万年,长城谩与朔云连。
秦人骨肉皆为土,汉地封疆已罢边。
饮马窟深泉动脉,牧羝沙煖草生烟。
神京近在玄溟北,九域开荒际幅员。
道德藩墉亿万年,长城谩与朔云连。
秦人骨肉皆为土,汉地封疆已罢边。
饮马窟深泉动脉,牧羝沙煖草生烟。
神京近在玄溟北,九域开荒际幅员。
这首《过长城》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通过对长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道德藩墉亿万年”,以“道德”二字开篇,赋予长城以崇高的道德象征意义,暗示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象征,更是民族精神和道德力量的体现。接着“长城谩与朔云连”一句,将长城与遥远的北方云雾相连,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意境,同时也暗含了长城作为边防的无奈与孤独。
“秦人骨肉皆为土,汉地封疆已罢边”两句,通过对比秦汉两朝的历史,揭示了长城作为边防设施的局限性。秦朝修建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最终未能阻止历史的更迭,长城所守护的土地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边界。这里蕴含着对历史循环和王朝兴替的深刻反思。
“饮马窟深泉动脉,牧羝沙煖草生烟”描绘了长城沿线的自然景象,饮马窟中的泉水流淌不息,牧羝(即羊)在温暖的沙漠中悠闲地吃草,烟雾缭绕,一片生机勃勃。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光,也隐含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神京近在玄溟北,九域开荒际幅员”两句,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地。神京(指京城)虽远在北方,但整个国家的版图依然广阔无垠,充满了开拓与发展的可能性。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强盛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过长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