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长城》
《过长城》全文
元 / 柳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道德藩墉亿万年,长城谩与朔云连。

秦人骨肉皆为土,汉地封疆已罢边。

饮马窟深泉动脉,牧羝沙煖草生烟。

神京近在玄溟北,九域开荒际幅员。

(0)
鉴赏

这首《过长城》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通过对长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道德藩墉亿万年”,以“道德”二字开篇,赋予长城以崇高的道德象征意义,暗示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象征,更是民族精神和道德力量的体现。接着“长城谩与朔云连”一句,将长城与遥远的北方云雾相连,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意境,同时也暗含了长城作为边防的无奈与孤独。

“秦人骨肉皆为土,汉地封疆已罢边”两句,通过对比秦汉两朝的历史,揭示了长城作为边防设施的局限性。秦朝修建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最终未能阻止历史的更迭,长城所守护的土地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边界。这里蕴含着对历史循环和王朝兴替的深刻反思。

“饮马窟深泉动脉,牧羝沙煖草生烟”描绘了长城沿线的自然景象,饮马窟中的泉水流淌不息,牧羝(即羊)在温暖的沙漠中悠闲地吃草,烟雾缭绕,一片生机勃勃。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光,也隐含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神京近在玄溟北,九域开荒际幅员”两句,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地。神京(指京城)虽远在北方,但整个国家的版图依然广阔无垠,充满了开拓与发展的可能性。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强盛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过长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者介绍
柳贯

柳贯
朝代:元   字:道传   籍贯:婺州浦江   生辰: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猜你喜欢

吴市

朝游吴市门,夕眺太湖云。

梅尉已仙去,龙威不可群。

陂塘翔宿鹜,城郭入斜曛。

壮士专诸里,萧然少见闻。

(0)

感兴·其二

翻嫌寒食到匆匆,老去情怀渐不同。

春事顿抛乡梦外,雨声全在客心中。

相争燕蹙东西水,欲放梅商断续风。

最苦冲泥朝凤阙,禁钟才断火城红。

(0)

小孤山

香国浮人境,岿然绝众援。

碧环千浪影,青立一峰痕。

有径堪僧住,无萝许客扪。

相看姑缓棹,望望人云根。

(0)

重九同冠五对菊次韵简芝麓·其二

服食方全好,东篱撷始英。

酒难今夜醉,花识老人情。

摧叶霜多力,鸣条月有声。

祇应尘浊里,枮坐念无生。

(0)

王安又招同施次仲周鹤田诸君游响山兼访杓司不值

探山只数里,倚棹变阴晴。

草树依城转,凫鸥傍水轻。

松风生夜色,人语杂溪声。

隐者不可见,空余钓石情。

(0)

过陈二如读书处

碧山栖止著《玄经》,来叩柴门半启扃。

岚气湿衣庭际落,泉声绕屐竹中听。

素琴常挂同元亮,木榻将穿似管宁。

日暮空林猿鸟散,卧看明月上松棂。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