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橘携霜色,垂垂朵殿中。
层台犹缬绿,数颗已标红。
传说宁成枳,题诗或寄筒。
天成白云外,遥谢一窗风。
盆橘携霜色,垂垂朵殿中。
层台犹缬绿,数颗已标红。
传说宁成枳,题诗或寄筒。
天成白云外,遥谢一窗风。
此诗描绘了盆橘的独特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盆橘在霜色中的色彩与形态。首句“盆橘携霜色”,点明了盆橘在霜天中的独特景致,霜色为盆橘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外衣。接着,“垂垂朵殿中”描绘了盆橘花朵在殿堂中垂挂的姿态,仿佛是宫殿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层台犹缬绿,数颗已标红”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盆橘的层次感和色彩对比。绿叶与红花相映成趣,绿叶如丝绒般细腻,红花则鲜艳夺目,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这里不仅描绘了盆橘的自然美,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传说宁成枳,题诗或寄筒”两句,借用了关于盆橘的传说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传说中的盆橘并非普通的枳树,而是经过精心培育而成,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天成白云外,遥谢一窗风”表达了对盆橘生长环境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的感激之情。盆橘生长于白云之外的天成寺,享受着窗外的微风,这不仅是对盆橘生长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大自然赋予生命以美好环境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盆橘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武林沈母,论阃仪、端第一流人物。
桓氏少君梁德曜,犹恨多名少福。
夫品耆英,子才王佐,古史伊谁匹。
令仪堆积,不能写尽湘帖。
忽然鸾驭仙游,白云缥缈,瞻望匪风急。
三凤一胞毛羽戢,梁父孤吟抱膝。
锦诰何期,素车乍驱,哀痕何时极。
山路纡絗,衣冠粲粲如雪。
云琐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
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
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
纵乌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
烟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
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
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忆柳如烟,乌啼月,江左琅邪何处。
高楼红树里,有银筝纨扇,与花相妒。
六代莺声,三山草色,曾记游人来否。
芳怀随云收,悔东华走马,此行原误。
更风满败梧,日斜横笛,燕穿絮飞。包胥无一旅。
看公等、歌舞夸南渡。
为问取、夷吾往矣,祖逖何如,绣芙蓉、那能频顾。
梦逐江流去,还懊恼、数峰遮住。料难到、家山路。
菱花怜我,萧索长卿非故。倩谁百金买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