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柳如烟,乌啼月,江左琅邪何处。
高楼红树里,有银筝纨扇,与花相妒。
六代莺声,三山草色,曾记游人来否。
芳怀随云收,悔东华走马,此行原误。
更风满败梧,日斜横笛,燕穿絮飞。包胥无一旅。
看公等、歌舞夸南渡。
为问取、夷吾往矣,祖逖何如,绣芙蓉、那能频顾。
梦逐江流去,还懊恼、数峰遮住。料难到、家山路。
菱花怜我,萧索长卿非故。倩谁百金买赋。
忆柳如烟,乌啼月,江左琅邪何处。
高楼红树里,有银筝纨扇,与花相妒。
六代莺声,三山草色,曾记游人来否。
芳怀随云收,悔东华走马,此行原误。
更风满败梧,日斜横笛,燕穿絮飞。包胥无一旅。
看公等、歌舞夸南渡。
为问取、夷吾往矣,祖逖何如,绣芙蓉、那能频顾。
梦逐江流去,还懊恼、数峰遮住。料难到、家山路。
菱花怜我,萧索长卿非故。倩谁百金买赋。
这首诗以"忆柳如烟,乌啼月"起笔,营造出一种幽深而怀旧的氛围,仿佛在追忆江南的春色和历史遗迹。"江左琅邪何处"点出江左(江东)的繁华之地,琅邪则暗示了古代名郡,引发对往昔繁华的感慨。
"高楼红树里,有银筝纨扇,与花相妒"描绘了一幅富贵人家闺秀的生活画面,银筝纨扇与花争艳,暗喻女子的才情与美貌。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提及"六代莺声,三山草色",寓言六朝的兴衰和自然景色,引出对过往游人的怀念。
"芳怀随云收,悔东华走马,此行原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悔意,后悔当初轻易离开繁华之地。"风满败梧,日斜横笛"描绘了凄凉的景象,暗示了时移世易后的落寞。"燕穿絮飞"则借物寓意,表达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
"包胥无一旅"引用典故,感叹国事衰微,无人能挽狂澜。接下来,诗人批评当权者沉溺于享乐,忘记了夷吾和祖逖这样的贤臣。"绣芙蓉、那能频顾"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和人才的忧虑。
"梦逐江流去,还懊恼、数峰遮住"以梦境寄托哀思,山峰遮挡视线,象征着理想难以实现。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远离家乡,"菱花怜我,萧索长卿非故",借长卿自比,表达孤独与落寞,希望有人能理解并资助他。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忧虑和自我反思,展现了龚鼎孳独特的艺术风格。
不愁离别难,江浙片云閒。
黄叶晚秋径,白茅深处山。
有诗连梦远,无累得身閒。
若遇西风便,安书寄雁还。
净是净空空即色,照应照物物非心。
请看窗外一轮月,正在碧潭千丈深。
秋来不见渼陂岑,千里诗盟忽重寻。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
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
欲遣何人赓绝唱,满阶桐叶候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