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游慈恩寺》
《夏日游慈恩寺》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1)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yóuēn
táng / liúrén

chùxiāochángēnjīngshèpín
sēnggāoróngshùjuéáochén

xiánshànglíngxiāngféngshǔrén
quèchóuguībìngchēlú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中,诗人前往慈恩寺的宁静世界,以逃避酷暑之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展示了一幅生动的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交融的画面。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开篇便设置了夏日漫长而炎热的氛围,诗人寻找一个避暑之所,那就是慈恩寺。这里的“精舍”指的是清净的佛教住所,透露出诗人对心灵寄托的渴望。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这两句描写了寺庙中的宁静与和谐。诗中提到的“僧”,是指居住在慈恩寺内的僧侣,他们以宽厚之心接待来自外界的游人(野客)。寺院四周树木繁茂,阻隔了尘世的喧嚣,为内心带来一份清凉。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诗人在这宁静的地方随意漫步,登上了高耸入云的佛塔,与其他为了躲避炎热而来的行者邂逅。这不仅是身体上的逃离,更有心灵上的解脱。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这个清净之地的惆怅。尽管夏日游慈恩寺让他找到了片刻的心灵安宁,但终究要回到尘世中,面对生活的烦扰。这里,“马迹并车轮”形象地描绘了归途中的诗人心情,既有对现实生活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慈恩寺夏日风光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意境。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镇山堂

峥嵘屋下城,突兀城上屋。

初看颇惊眼,再见堪捧腹。

能无鬼神笑,可柰疮痍俗。

不哀梁閒叟,欲竭南山木。

(0)

香山

山秀薰人欲破斋,临行别语更徘徊。

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香山境里来。

(0)

除夜二首·其二

龙钟三十九年春,讳说新年似讳贫。

醉白名堂甘后进,小坡著号似前身。

自怜耐辱称居士,人笑无机是道人。

断送生涯一枝足,不须长物扰天真。

(0)

钟山石

战血潜流石脉中,苍崖凿断见殷红。

千年杀气方回薄,草木无春山尽童。

(0)

杂咏三首·其一

侠少场中酒作雠,不胜杯勺鬓今秋。

道言禅语须蔬食,作意丹阳十日留。

(0)

杂咏·其三

赠我白毫笔,报以木兰酒。

我书将示谁,汝笔称我手。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