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坐兹亭上,清风吹客襟。
孤云方出岫,相对两无心。
偶坐兹亭上,清风吹客襟。
孤云方出岫,相对两无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通过“偶坐兹亭上”开篇,点明了诗人偶然间坐在名为“无心亭”的亭子之上,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惬意时刻。接着,“清风吹客襟”一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清新之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孤云方出岫”是全诗的转折点,诗人将自己比作那片自由飘逸的孤云,刚刚从山中云雾缭绕的岫(山峰)中飞出,象征着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而“相对两无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与孤云仿佛心灵相通,彼此之间没有一丝杂念,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以景喻情,通过描写自然界的景象来映射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诗中的“无心”二字,既是对于孤云自在状态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身心境的写照,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感悟。
长绳难系日,鞭石难渡海。
悠悠忽百年,神仙又安在。
富贵不足慕,掣电闪光彩。
金石变坚贞,沧桑亦迁改。
买醉有青钱,不饮将谁待。
善恶亦同归,岁月去不来。
世网苦缠人,谁能摆脱开。
十千沽美酒,与君倾尊罍。
取乐艳阳时,莫待霜雪催。
百年能几何,奄忽入泉台。
累累道旁冢,日暮飞尘埃。
君看古昔人,于今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