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千尺本仙居,上有孤亭接太虚。
坐倚松篁频却盖,行过岩岫久停车。
洞疑大酉鸿濛外,石似天丁斧凿馀。
不是能忘轩冕贵,岂容踪迹混樵渔。
道山千尺本仙居,上有孤亭接太虚。
坐倚松篁频却盖,行过岩岫久停车。
洞疑大酉鸿濛外,石似天丁斧凿馀。
不是能忘轩冕贵,岂容踪迹混樵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中景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乌石山的独特魅力。
首联“道山千尺本仙居,上有孤亭接太虚”开篇即点出乌石山的仙气与高度,千尺之山仿佛是神仙的居所,其上的孤亭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坐倚松篁频却盖,行过岩岫久停车”进一步描绘了在山中行走的体验。诗人坐在松竹之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偶尔需要躲避风雨,又或是在山岩间停留,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颈联“洞疑大酉鸿濛外,石似天丁斧凿馀”将视线引向更深处,洞穴疑似位于天地之外的大酉山,岩石则像是天神用斧头雕刻而成,充满了神秘与壮丽。
尾联“不是能忘轩冕贵,岂容踪迹混樵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并非真的忘记了官场的荣华富贵,只是在自然面前,他的心灵得到了释放,不愿与世俗的渔樵混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石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思。
鹰鹜呼长云,鱼龙逼颓岸。
江流阅万里,波势来天半。
山根鬼工凿,千古石淩乱。
何代锄为田,扶犁满南涧。
杉皮小屋子,四壁垂萝蔓。
朝耕课妻子,夜饮逢亲串。
骨肉聚乡井,亦可忘贫贱。
生死南山坡,安知离别幻。
金笼擎小玉。是唐宫遗种,陇山疏族。
异样娇妍,正澹妆馀粉,素裳初浴。
髻软钗松,偏细剪、葵花一簇。
嫩染轻黄,羞学裙腰,旧时妆束。来侍雕阑华屋。
便怕冷依香,趁晴偎曝。
慧语休誇,记雪衣娘子,佛经曾熟。
我是平原,虽赋尽、瑶华谁读。
剩取迢遥乡梦,随伊断续。
半掩莓苔。重阳过、幽花淡日初开。
美人芳草,随意变做秋怀。
品第杨妃西子样,记曾细写小名佳。费差排。
映帘傍槛,无数金钗。
遥燐芙蓉杜若,定卸香断浦,毁貌荒涯。
未如三径,篱外縠剪绡裁。
西风又吹瘦影,送黄蝶依依飞去来。
问情里,更夜阑相对,月地霜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