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掩莓苔。重阳过、幽花淡日初开。
美人芳草,随意变做秋怀。
品第杨妃西子样,记曾细写小名佳。费差排。
映帘傍槛,无数金钗。
遥燐芙蓉杜若,定卸香断浦,毁貌荒涯。
未如三径,篱外縠剪绡裁。
西风又吹瘦影,送黄蝶依依飞去来。
问情里,更夜阑相对,月地霜阶。
半掩莓苔。重阳过、幽花淡日初开。
美人芳草,随意变做秋怀。
品第杨妃西子样,记曾细写小名佳。费差排。
映帘傍槛,无数金钗。
遥燐芙蓉杜若,定卸香断浦,毁貌荒涯。
未如三径,篱外縠剪绡裁。
西风又吹瘦影,送黄蝶依依飞去来。
问情里,更夜阑相对,月地霜阶。
这首《新雁过妆楼·咏菊》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以菊花为题,描绘了菊花在秋日阳光下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其与季节变迁、情感寄托之间的微妙联系。
首句“半掩莓苔”描绘了菊花生长于莓苔之间的情景,暗示了菊花的隐逸与自然之美。接着,“重阳过、幽花淡日初开”,点明了菊花在重阳节前后盛开,淡日之下,幽静而美丽的景象。通过“美人芳草,随意变做秋怀”,诗人将菊花与美人的形象相联系,赋予了菊花以情感和意境,表现了菊花在秋季带来的哀愁与思绪。
“品第杨妃西子样,记曾细写小名佳”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菊花比作杨贵妃和西施,赞美其美丽,并提及曾经细致描绘其美好,进一步强化了菊花的美学价值。
“费差排。映帘傍槛,无数金钗”则通过金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帘幕旁、栏杆边的排列,如同无数金钗般璀璨夺目,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遥燐芙蓉杜若,定卸香断浦,毁貌荒涯”几句,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菊花与芙蓉、杜若等其他花卉进行对比,强调了菊花在秋天的独特魅力,即使在荒凉之地也能保持其香气和美丽。
“未如三径,篱外縠剪绡裁”则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菊花在篱笆之外,如同精心裁剪的纱绸一般,展现了菊花的高雅与脱俗。
“西风又吹瘦影,送黄蝶依依飞去来”描绘了秋风中菊花的瘦影和黄蝶的翩翩起舞,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体现了菊花在秋风中的坚韧与飘零。
最后,“问情里,更夜阑相对,月地霜阶”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菊花在夜晚月光下的深情凝视,以及对菊花与月光、霜阶之间关系的思考,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新雁过妆楼·咏菊》不仅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及其所代表的季节变迁、情感寄托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政槐云浓翠,榴火殷红,暑风凉细。
紫府神仙,向人间游戏。
瑞节珠幢,琼缨宝佩,炯冰壶标致。
经济规模,登庸衣钵,家传如此。
礼乐醇儒,诗书元帅,尽洗凡踪,平吞馀子。
敬简堂深,且从容一醉。
庆祉绵绵,功名衮衮,比衡山湘水。
更把阳和,从头付与,满门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