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陟最高顶,四围山尽低。
星辰可手掬,杉桧与天齐。
只觉风生腋,恍如云作梯。
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
登陟最高顶,四围山尽低。
星辰可手掬,杉桧与天齐。
只觉风生腋,恍如云作梯。
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克仁所作的《七台山》,描绘了作者登上七台山顶的壮观景象。首句“登陟最高顶”直接表达了登高远望的感受,接下来的“四围山尽低”则展现了周围群山在高处俯瞰下的渺小。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星辰仿佛可以捧在手中,杉桧树与天相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巅的辽阔和高峻。
“只觉风生腋”写出了山风的清新与力度,仿佛从腋下生出,带走了尘世的烦扰;“恍如云作梯”则进一步强化了登高的奇妙体验,仿佛云雾就是通往天际的阶梯。最后两句“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厌倦,渴望辞去俗务,与自然和谐共处,过上隐逸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子陵先生,故人光武,以道相忘。
幸炎符在握,六龙在御,臣来亿兆,阳德方刚。
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
动星象,被羊裘傲睨,一世轩裳。高哉不事侯王。
爱此地山高水更长。
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如光武,器量包荒。
立懦廉顽,有功名教,万世清风更激扬。
无古今,想云山郁郁,江水泱泱。
苏堤路。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野芳竞吐。
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六桥徙倚。
喧处处、行春箫鼓。
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
凝想禊饮花前,爱裙幄围香,款留连步。
旧踪未改,还曾记、揽结亭边芳树。愁情几许。
更多似、一天飞絮。空自有、花畔黄鹂,知人笑语。
酥雨烘晴,早柳盼颦娇,兰芽愁醒。
九街月淡,千门夜暖,十里宝光花影。
尘凝步袜,送艳笑、争夸轻俊。
笙箫迎晓,翠幕卷、天香宫粉。
少年紫曲疏狂,絮花踪迹,夜蛾心性。
戏丛围锦,灯帘转玉,拚却舞勾歌引。前欢谩省。
又辇路、东风吹鬓。醺醺倚醉,任夜深春冷。
记移灯剪雨,换火篝香,去岁今朝。
乍见翻疑梦,向梅边携手,笑挽吟桡。
依依故人情味,歌舞试春娇。
对婉娩年芳,漂零身世,酒趁愁消。
天涯未归客,望锦羽沈沈,翠水迢迢。
叹菊荒薇老,负故人猿鹤,旧隐谁招。
疏花漫撩愁思,无句到寒梢。
但梦绕西泠,空江冷月,魂断随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