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炳藜简讨以诗刻见寄赋答·其一》
《王炳藜简讨以诗刻见寄赋答·其一》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漫怜踪迹滞林邱,忽诵题函破我愁。

凤阁早传新姓字,雁门遥忆旧交游。

曲中高调惊山鸟,局外閒情笑海鸥。

早晚升平君可致,泽癯坐享复何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对友人王炳藜寄来的诗作的回应。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漫怜踪迹滞林邱,忽诵题函破我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后孤独生活的感慨,以及收到友人来信时内心的喜悦与解脱。这里的“林邱”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题函”则是指友人的书信,它如同一道光,驱散了诗人心中的愁云。

颔联“凤阁早传新姓字,雁门遥忆旧交游。”提到友人可能在仕途上有了新的发展,而诗人则遥想昔日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凤阁”比喻高官显位,“雁门”则借指远方的朋友,通过这两个意象,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联系起来。

颈联“曲中高调惊山鸟,局外閒情笑海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山鸟被曲中高调所惊动,海鸥在局外悠闲地笑看人间,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淡泊与超脱。

尾联“早晚升平君可致,泽癯坐享复何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事业成功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升平”意味着国家的繁荣安定,“泽癯”则是指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实现事业上的成功,同时也能享受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牟驼罔阅马

牧马散近地,阅视乘高秋。
驼冈似沙苑,堆阜带川洲。
坡陁故梁城,萦薄西南陬。
连棚映林樾,星罗倚层丘。
回风吹阵云,奔腾欻来游。
野性脱羁马,饮齕遂所求。
腹干颇肥张,郁怒何彪休。
群敺骤麋鹿,逸势凌蛟虬。
军戎选轻捷,和銮御调柔。
毛物有千名,众美归骅骝。
梁王愁思台,佛刹居上头。
劫来一凭眺,遗墟莽悠悠。
信陵骨已朽,岩穴谁见收。
当时英豪辈,事逐东波流。
置酒临风轩,聊以纾烦尤。

(0)

贺兄得节二首

难兄位品亚司空,腰下金章指日重。
昼锦荣归何太晚,举头何啻仰高峰。

(0)

又成五言律诗三首

陵谷有时变,兹岩不可湮。
神仙三岛景,天地一炉春。
鼓动龙蛇蛰,疏通草木新。
寒亭几百载,今始得良邻。

(0)

乌夜啼(五首)

长帆百幅余,大舸夹双橹。
回头欻不见,侬心苦复苦。

(0)

杂感(三首)

帝尧让天下,许由去洗耳。
仲父牵牛过,不饮下流水。
荣华若尘垢,富贵等泥滓。
王阳始弹冠,贡公胡为喜。
古今不相及,何啻千万里。

(0)

采菱曲(二首)

鹜舲乘滉漾,弭棹弄涟漪。
拾叶萦荷盖,牵丝乱荇枝。
比镜那能照,为盘讵易持。
望美徒延伫,日暮重相思。
¤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